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自主参与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没有阅读的兴趣,任何有意义的指导和帮助都徒劳无获。只有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去阅读,他就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去。但是孩子的阅读兴趣从何而来?激发。这样的答案不错,但是过于笼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所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所有人都对悬疑推理电视剧或小说非常感兴趣,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的悬念,激起了人们对下一个情节的渴求。可以看出悬念在激发孩子的兴趣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创设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课文的:“周恩来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任国家总理。1976年1月8日,他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全国人民万分悲痛,首都十余万人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两旁,送别总理的灵车,与总理最后道别,形成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场面。你知道周总理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崇敬的爱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开始了自己的阅读。 2、尊重差异,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自主阅读,是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互动,是孩子与作者心灵的一种对话。由于孩子自身的情感态度、年龄特征、阅历、知识、生存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因此在阅读体验上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时大时小。作为老师,我们只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只能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孩子。面对阅读中存在体验的差异,我们应该采取正确态度,要尊重孩子的理解,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这样才不会挫伤孩子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学生自主阅读的情绪才能仍然高涨。 3、适时评价,激发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认可和被他人认可的欲望,都渴望得到时别人的赏识。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鼓励、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它能产生较好的推动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愿,不断地超越自己。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也要因人而异:对待那此基础较差、缺乏自信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其参与,帮助其提高;对待有一定潜质,基础较好的学生,评价应重在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当他们的回答(尽管是低层次的)令人满意时,教师在言语上给予肯定的同时,辅之以赞许的目光、欣喜的微笑;或当众给予表扬,让学生因此而获得一种愉快的体验。接着,他们就会信心倍增,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4、拓展内容,激发兴趣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名人名篇,有的是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章,课堂上把这些片断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个简要介绍,激发起学生欲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再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课外阅读完整部作品或整篇文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扩大了阅读量,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二、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俗话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成就人生。”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自主阅读的效率的高低不仅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关,更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解课文之前预先学习,是课堂的前奏。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怎样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呢?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要求,激发兴趣;(2)教师注重引领,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通过读、画、查、写、抄、背、疑、思等方法,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自学能力;(3)加强指导,教师要正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对存在的共性引导学生合作探讨;(4)对预习结果要及时检查,及时进行评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和赞赏。(5)创设合作竞争天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6)还要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在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写作背景)中的思想倾向,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是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经历所无法了解的。如果我们的学生不知道所学作品写于什么时代,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学生随意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作品,往往就容易曲解作者创作的目的,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与作者的心灵的对话。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我们必须让学生先了解不熟悉的作者、作品写作的时代以及是在什么背景下写成的,这样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特点以及人物个性才能较准确的把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就不能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要用活教材,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当然,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时一是要注意贴近生活,二是要注重引导,对历史性的资料教师要适当讲解。 3、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好处多,它不但能帮助我们记住书的内容,而且能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语文水平。因此,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阅读中,每读一篇文章,让学生主动的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对于自己感受比较深的语句、段落、篇章来说,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还要学会把一些所读的零散、片断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编成知识网。这样,不但丰富了知识,积累了语言,还有利于今后查阅、参考、借鉴和使用。 三、指导学生学会品味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指导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指导学生品味语言非一日之功,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 1、对文章重点字、词、句进行咬”文“嚼”字,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 2、反复朗读,揣摩语言。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勾划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语句,再联系上下文、自己的生活经验、文章的写作背景思考,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或是提出自己的疑问待与老师同学探讨或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弄懂这些就问题。 3、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不能事事依赖于别人。其次,教师要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时候,老师要大胆放手,不能包办代替。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4、情感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于一篇文章,学生通过学习,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然后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有感情地朗读,也就自然而然地强化了对读物的情感体验,受到读物强烈的感染。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优美的意境,象征性的意境都能得以充分、酣畅的体现。学生在这种“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提高了朗读水平,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细心的呵护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热情的鼓励学生创造和智慧,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阅读质量。 南江县关坝小学 李晓 |
- 上一篇:正直小学:大课外活动丰富校园
- 下一篇:上两九义校:学生积极参加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