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无数成功人士的事例向我们证明良好的习惯造就成功的人生,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少年儿童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小学班主任工作就是使其从小保持正确的态势生长,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件省力而高效的工作。我认为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之根本,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就是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平常的工作中怎样抓养成教育呢?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比什么教育都管用。班主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会让孩子之间也会形成良好的关系。在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孩子会主动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这样孩子所获得的快乐越多,越会主动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环境勿需反复地说教便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影响提供了机会。人们不自觉的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在学校教育这个环境内班主任老师就是影响孩子思想和行为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尊重孩子,尊重基本权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还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班主任老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班主任与孩子交往的频率多,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言行。 二、注重第一次。 当代教育专家林格提倡养成教育注重第一次,我很赞同。第一次,在习惯养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第一次往往能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因此养成好习惯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好的第一次往往会把人引人歧途,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坏习惯。班主任老师要针对班级和个别学生具体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要做好第一次的督查和自身榜样,并坚持一日检查制度,让每个孩子有一个良好开端。比如讲卫生:个人卫生要求勤洗澡,勤换衣,指甲长了要减短,手脸随时保持干净,头发整洁。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在这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总是是一副整洁干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她每天都要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很多男同学就是在她每天的检查中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在做班主任时也坚持这样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独立,相信孩子具有反省和自教的功能。人的自我意识很强,但往往通过教育却让人的自我意识逐渐消失,我们是否该反思我们的教育。与其控制孩子不如放开孩子,让孩子自己劳作,自己生活,从劳作中获得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我们要学会在孩子身旁为其鼓劲,加油。全国养成教育研究组总结了以下六种好习惯。一、把一件事情做到底。二、孝敬父母。三、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四、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五、认真写字。六、从错误中反思自己。班主任老师可引导学生参照这六点要求养成良好习惯。 四、同龄榜样。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这种模仿被称为“仿同”作用。“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同龄伙伴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似,有交流的话题。树立一个同龄榜样会让孩子们在学一学,比一比中获得进步。我听同事讲过她们班有一个女生叫小菊,她父亲说由于他常年在外务工,她妈妈读书少,不会写,家里的钱全交给她保管,安排家里的一切开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小菊就成了家里的小管家,从未出过差错,她妈妈很佩服她。这孩子担任班长把班里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她的书本摆放有序,衣着也整洁。班里的孩子因为有了这个榜样,都争取做得和她一样好,同事说她可省心了。 五、要惩罚,不体罚。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出错是难免的,我们要通过适当的惩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承担责任,增强责任心教育,但不要体罚。 六、反复训练。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反复训练的结果。古人的《三字经》、《弟子规》让人牢记,再按要求反复训练,效果非常明显。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智育行之而已。”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引导自我训练。如果习惯只停留在口头,那这样的习惯一定是没有真正的生命力的,时间长了,还容易使人养成言行不一致的坏作风。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所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班主任老师要提供环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强化,不断巩固。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是由渐而来,贵在坚持不懈。 七、有足够的耐心。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陪孩子一起长大,容忍孩子的留白。我们的着急会使我们对孩子指手画脚,孩子或许在我们的强迫和高压下暂时屈服了,其实这同时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某个时段我们就会看到孩子的对抗,反叛。遵循生活小事有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孩子自然发展,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富有开拓精神,吃苦精神。 八、家校共育 培养习惯的最后成果,是形成“家风”或者“校风”。作文《两个丽丽》中丽丽在家一个样,在学校里一个样,就是父母与老师之间沟通较少从而使孩子变成两面人。习惯培养方面尤其需要父母与学校的主动配合,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习惯的培养需要孩子自身“知、情、意、行”的良好统一,也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当几个方面的力量和步调一致的时候,孩子才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把偶然的行为化为长久的习惯。 |
- 上一篇:边远山区学校图书室建设工作点滴
- 下一篇:语文教学重在积累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