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自身教育状态 开创课堂教学新纪元
九义素质教育和高中课改先后推进。我们还日复一日,一届又一届在课堂上重复往日的程序和语调吗?与时俱进的教育工作者要尝试着在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作课堂。 教育的本身是一种状态。 真正的教育就是养心。学生在宁静中感知世界,认知自我。在宁静中构建一种状态,一种情怀、,一种意识。与老师心灵沟通并相互作用之后课堂方能精彩,思想才会致远! 曾有极度完美的公开课受到质疑。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师生问答行云流水;语言流畅,见解独到。面对生动活跃且设计得天衣无缝的课堂总让人觉得缺点什么。但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说,教育是艺术而非技术。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教学艺术是教师对学生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自然流露。有了境界有了高度的教育状态就是无声的行为或随意地说说。学生在宁静中与老师灵魂深处进行对话,自己主动地有意无意地构建人格和心智以及精神。最后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这个心灵对话的过程需要宁静!师生的心态需要平静! 数年来,讲解成为课堂的常态。老师们或乐此不疲,或疲惫不堪。然而学生厌倦课堂厌倦学习的现象却屡屡发生,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师者苦闷:这一代啊,颓废的一代啊! 孰不知,人的一句话里55%是靠说话人的状态在发挥作用。词句越多往往语气越弱,更何况是滔滔不绝的一堂课,一个月,一学期。弱化之后苍白无力的讲解与说教师逼迫学生去捏橡皮折纸飞机的噪音。师生间心灵有了隔墙,学生的灵魂有了铁布衫,金钟罩! 近年来,教育界名师不断涌现。李镇西、郭思乐、皇甫军伟等成为争先效仿的对象。我们要学不?学什么?怎么学? 教育是个性化的心灵沟通的过程和状态。我们要与名师形似的同时更要神似?在借鉴了技巧技法之后要吸收融汇其理念,以此把自己与学生心灵感应的状态打磨至更佳。 教育者真正的伟大是学生二十年后要称颂叹服的。教师需要的是从工作者走向名师。静心反思教育的本质,追本舍末,用平静的质朴的心去塑造雕琢课堂里的每一个灵魂。以此成就的是素质教育绚烂的明天,成就的是教育的一片静土! 彭南山 |
- 上一篇:《怎样的杠杆才省力》课堂实录及评析
- 下一篇:“灰姑娘”故事的多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