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要把特别的爱 留给你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孩子,我要把特别的爱 留给你

     在我国 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学生。 这些留守学生一般具有比同龄人更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因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而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其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他们具有与同龄人不同的特征:孤僻、自卑、沉默寡言、不善表达自己、与同伴交往少,容易交上不良伙伴;脾气暴躁、矫横、霸道、易冲动、容易对他人产生不满情绪。
    一、抛弃偏爱之心,给留守学生真诚的爱。
    留守学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虽然平时心牵挂着自己的子女,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缺少对孩子的关爱、交流和引导,短暂的团聚,有的想加倍补偿,过分的顺从、放任。有的回来发现孩子变了,成绩退了,习惯差了,就一味补救,严加管教,这样适得其反,产生逆反心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了监护人,隔代教育,教育方法陈旧,缺乏管理能力,加之过分宠爱,娇生惯养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对于留守学生来说,他们不缺少关心,缺少的是真诚的爱,理性的爱。而班主任就是这种爱的赋予者。
   爱心是成功德育的动力源。这种爱是单纯的,不带丝毫功利之心的。作为老师切忌因为留守学生缺少监护,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差就歧视他们或放任不管,应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从细微之处做起,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爱就在生活中,就在不经意中,这种不刻意营构的爱,能够走进留守学生干涸心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伟大作用。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拥有最深厚的爱生之心,自己全部的爱去关心每一位留守学生,让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爱使留守学生体会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班主任无私爱心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更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二、放下师道尊严,塑造留守学生健全人格
    徐特立先生曾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还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教角色的缺位使留守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上充满了迷茫与困惑,他们不知道向谁学作人?学作什么样的人?  作为老师此时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要以楷模形象和榜样力量去影响他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塑造留守学生健全的人格。
   对于留守学生来讲,老师的人格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要为留守学生树立榜样,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教师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因此,一位合格的老师必须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糊涂、不迷航,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守住一片宁静,不被世俗尘埃所染,不为金钱物欲所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留守学生的德育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老师应该以真诚赢得信任,以人格创造人格,以灵魂铸就灵魂,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四川巴中恩阳中学(636064) 李中兵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