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    赋予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责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那么,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我认为,创新能力,它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新,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立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空话,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实情感。总之,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活,要求在理解表达时,在思考问题时,思路要宽,不局限在某一点某一方面,思维不应是线型的,而是发散的,放射性的,做到在广阔的背景下,沿着多条路径思考。活,还要在理解、表达时,在思考问题时,思路要活,不囿于思维的定势,善于变换角度灵活地思考。总之,要在理解,表达中体现出灵活机智,透出灵性,做到越学越聪明。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品质中的核心因素。创新思维具有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造性作文的基础。丰富的想象是创造性作文的重要特征。但是,想象不能离开实际,学生视觉中带有不拘泥于事实的想象力就产生了创造性。作文一旦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找到并表达自己心中的追求。这样的作文往往是真情的流露,智慧的火花,才华的萌芽,这无疑是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基础的。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积累
    众所周知,写作是植根于生活的,离开了生活,它就成了无本之源、无米之炊,生活的源泉、时代的信息与学生的思想也最容易沟通,所以老师要还学生一个完整的多彩的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深度。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呢?有人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间接观察则是阅读,指导学生直接观察要有目的、有步骤,观察时要细致,要抓准事物的特征,可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生活,为写作积累充足的素材,指导学生间接观察即阅读,可为学生开出课外阅读书目及适合他们的报章杂志,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如在书中圈点批注,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摘抄出精彩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经过这样的指导与训练,学生慢慢将生活与写作联系了起来,逐渐培养了学生敏锐而深邃的观察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促进了知识的积累。
    那么,是不是有了丰富的积累,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呢?那倒未必,正如有了米、菜不见得就能做出香甜可口的饭菜一样,在积累的基础上,还要促成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是思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维。
    二、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是写作的核心,想要写出新颖、深刻、独特的文章来,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特别是在作文的审题立意上)。
     1.激发想象,促进创造。 
    想象是指在原有的记忆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的确如此,对作文而言,也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作写作,而想象的起点往往又是联想(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故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发现了学生不少的闪光之处。
    如:读《秋天的颜色》一文,要求写一篇《青春的色彩》同学立意如下:
    ①青春是红色的,因为它热情奔放。②青春是绿色的,因为它活力四射,充满生命力。③青春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无瑕。④青春是灰色的,因为应试教育束缚了个性的发展。⑤青春是多彩的,因为它丰富而又善变。⑥青春是无色的,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描绘出缤纷的色彩。
又如:以“方和圆”为话题作文,要求把这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展开想象,进行立意训练。
    ①做人要正直,不要圆滑世故。②做人在原则问题上要方正,具体办事时要灵活应变,即“外圆内方”的处事原则。③在同等条件下,要尽可能把事情做好,因为同样的周长,圆的面积比方的大。④有同学由河里的石子长期被水冲刷,由方变圆,想到人不能没有个性,没有税气,没有拼搏。⑤由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想到要打破方圆,敢于怀疑。⑥由俗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想到做人的学问。
    再如:以下面事物为题,展开想象,进行立意训练。
    笼中鸟、昙花、放大镜、凸透镜、锁、彩虹、窗户、镜子等。通过一系列激发学生想象作文的训练,我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经过老师的打磨必能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2.反弹琵琶,逆向求新。
    求异思维是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写作创新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
训练方法: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哲理性,人们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但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角度而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观念也在不断改变,请就你熟悉的名言、成语提出新观点,现就同学讨论的结果归纳如下:
    ⑴王婆卖瓜,就要自夸。⑵三天打雨就要二天晒网。⑶狗拿耗子该管闲事。⑷朽木也可雕也。⑸玩物未必丧志。⑹不怕玩火自焚。⑺细水也不能长流。⑻近墨者未必黑。⑼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的说。⑽欲速也达。⑾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⑿酒香也怕巷子深。⒀良药甜口更利于病,忠言顺耳更利于行。⒁姜并非老的辣。⒂要敢于“于异想天开”。⒃应提倡“班门弄斧”。⒄开卷未必有益……
    3.拓宽思维空间, 提高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脱俗、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和境界,是“人文精神”的突出的标志之一。新课程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空间,提高创新能力。
在一堂语文活动课上,一位学生朗诵了一首台湾省小姑娘张金妹写的小诗《梦》:“梦像一条小鱼,来回地游着,想去捉它,它已经溜走了;梦像一朵白云,来回飘着,想去摘它,它已经被风吹走了。”听完后,台下的小朋友全都高兴地拍起手来。
  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说:“这首诗的作者和同学们一样大,也才8岁呢!你瞧,她把梦写得多有趣呀!你们敢和她比一比吗?”学生的眼睛霎时亮起了来,灵感的火花被激发出来了:
  “梦像一个魔术师,你想要什么,他就给你什么。”
  “梦像一片雪花,你想去捧捧它,亲亲它,它已经在你的手心里融化了。”
  “梦像一部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可是你想看的时候,它却演完了。”
  “梦是影子的好朋友,影子白天陪着我,梦晚上陪着我。”
   真可谓精彩纷呈。
  “有没有跟他们都不一样的?”老师按捺住心头的激动,还想让他们把思路再拓宽些。
  这时,一位习惯于逆向思维的男孩缓缓站了起来,他说:“我想说噩梦。噩梦像一枚定时炸弹,你想把它丢远一点,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另一个男孩说:“梦就像我,是一个不长记性的孩子。”
  这就是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当我们帮他们冲破思维定势,拓宽思维空间后,他们纷纷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见识,创新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三、培养学生富于个性的想象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不睁着眼睛说“瞎话”,就出不了诗意、诗、诗人,也出不了自己。比如你能够看纸上的圈,想象出一连串的“瞎话”,那就有自己了。诸如:是数字0,是字母O,是同意,是乒乓球、足球,是苹果,是瓶口,是呼拉圈,是镜子,是耳环,是休止符,是句号,是靶心,是月亮、地球……这些显然是“瞎话”,但显示了人的想象力、自由精神和本质力量。
    同样是写瀑布:
    李青松诗:“不幸遭到流放/却因此把握人生/在无路之顶上/开辟出令太阳/仰慕的天梯。”
    洛夫诗:“两山之间/一条瀑布在滔滔地演讲自杀的/意义/千丈深潭/报以/轰然的掌声/至于泡沫/大多是一些沉默怀疑论者。”
    余光中诗:“不是失足更不是自尽/一路从上游奔腾而来/是来赴悬崖的挑战/飞吧,轰动千山的一纵/把生命扬于半空。”
    可见,艺术是美丽的谎言。太实不是戏,“华而不实”是艺术的生命。自然的瀑布虚拟化了——诗化了,打上了人的烙印,成为人化的自然。诗人进入了一种空灵的境界,创造出诗的意境。如:黄士如的《狼和小羊》“狼搂小羊说:别怕/只吻一次。”
    艺术家具有富于个性的审美想象力和敏锐的人生感悟性。这正是一般人缺乏的。我们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家,但每个学生都需要富于个性的审美想象力和敏锐的人生感悟性。学生作文难,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太实,被眼睛束缚了想象力。
    四、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这“四重四轻”的现象,既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又阻碍了学生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我认为,只有革除这些弊端,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新能力的提高。其做法如下:
    1. 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多放少收。
     多角度审题,即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提出审题要素,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的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审清题目的范围、体裁,提示题目的意义、重点等。指点学生领悟题目孕含着的新意和深义以及比喻义或引申义,帮助学生发现特点,提示规律,引导学生显示创新思维的审视变通性,领悟灵活性等等。
    “放”即写“放胆文”就是不受“章法”的束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收”就是按照“章法”予以指导,从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推敲凿磨,精益求精。
     “多放少收”是就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而言,是要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要鼓励学习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想所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   
    2. 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多方面选材。
    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即追求思维的独到性。能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从正反方面进行审视,写出新颖独到的作文,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
     多方面选材,即引导学生根据中心,以复合思维的形式,从先前发散思维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材料中选择最新鲜,新颖的材料,提出质疑,指点学生选择从众多材料中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最感人、而又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如:以“变化”为题,以反映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伟大成就为中心,让学生选择耳闻目睹的事例进行作文。学生可以从大的方面写:祖国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农村的变化,邻居家的变化,外婆家的变化等等;还可以从某一方面写:路的变化,房子的变化,夏天降温工具的变化等等。这种训练可以取得提高作文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同步的效果。
    总之,优化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 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新能力有高有低,小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打下创新的基础。小学生作文只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写出了一点新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就是创新的体现,就应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长此以往,必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