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课堂注入活力   用生命诠释语文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给课堂注入活力   用生命诠释语文

 《庄子·天地篇》里一则著名的寓言: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契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这个寓言故事中的“玄珠”,象征“道”、“真”;“知”象征“思虑”、“理智”;“离朱”,是黄帝时传说视力最好的人,象征“视觉”;“契诟”象征“言辩”;“象罔”则是指有形和无形、虚和实的结合。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用任何一种片面的求索方式都不足以让人获得对“道”“真”的把握。由此来看语文教学,任何一种精美的教学方法或许都不足以让学生长久留下深刻的影响。

  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结构与人类生命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生命结构是艺术形式的范本,她提出:“要想使一种形式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它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一种动力形式。……第二,它的结构必须是一种有机的结构,……第三,整个结构都是由有节奏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第四,生命的形式所具有的特殊规律,应该是那种随着它自身每一个特定历史阶段是生长活动和消亡活动辨证发展的规律。” 语文的教学也同样要与人的生命发展同步,符合生命形式的规律,正因此,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在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而所谓“活”者,就是一种生气、动力,就是和谐、节奏,就是古人所谓的“慷慨以任气”“气扬采飞”(刘勰《文心雕龙》),“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司空图《诗品·精神》),“气韵生动是也”(谢赫)。让课堂有活力,让语文有生命,就要有一种灵动的语文教学形式,在课堂的整合中,在文本的解读上,在师生的互动间,体现出“气势”、“气脉”和“气象”的美。

  所谓气势之美,是就教学的整体感而言的。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势”是指“气”运动中所呈现的“活动之趣”,是审美对象反映出的生命动能与势能。古人评李杜,说李白诗风,有时如“涛浪自涌”,不可遏抑,有时如“白云卷舒”、“从风变灭”的豪放飘逸气势;而杜甫则有含茹万象、吞吐自如的气势。教学也如写文作诗,一个在教学艺术上有所追求的语文教师应当有自己的风骨。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气势,一种文体有一种文体的气势,追求刚与柔的配合,动与静的和谐,疏与密的安排,雅与俗的穿插,自己的教学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所谓气脉之美,是就教学的设计来说的。从审美的角度看,气脉之美表现为审美主体对事物内在脉动和节奏运行的把握与体验。气脉有时可以由型感知,可以目视或直觉;有时则必须全由神遇或心觉,方可得到。教学的气脉,则更注重前者。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行动等,将其统领全文,贯穿全课,一意贯之,一气呵成。如教《变形记》抓住“变形”二字,串起人物形象“变形”、社会心理“变形”、写作手法“变形”三个方面;教《林黛玉进贾府》以人物出场为教学线索,拎起全文;教《《呐喊》自序》紧扣“梦”字,借以剖析鲁迅的精神成长史。同时,我们也要清楚,期望一篇课文、一堂课解决所有的语文问题是十分幼稚的,有时就要借鉴艺术手法中的连断、空白、虚实、收放等方式,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交给学生一个探索的领域,变被动为主动,从必然到自由。

  所谓气象之美,是就教师个人的修养人格魅力而言的。从微观的角度,气象之美是一种人的神采之美,优雅气质;从宏观的角度,气象之美是教师身上凸现的时代精神和人生感悟。所以,优秀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是一个思考者,一个精神世界的引领者,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世界中游刃有余。

     因此,追求语文教学的灵动,不仅是教学形式的一种表现形态,更是对语文本源一种阐释,是一种精神态度,是一种美学追求。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不仅需要我们具有灵活的教学设计,拥有灵巧的教学创造,更需要我们养成灵性的教学素养,激活灵敏的教学情感,进而形成灵通的教学魅力。只有这样,灵动的课堂才会像一首绮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

                                        本文刊于《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一期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