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困生”搭建成长平台
为积极践行“面向全体,为所有学生负责”的教育理念,朱公小学综合各方面因素,为“学困生”创设多角度平台,并要求全体教师认清每个“学困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其具备一技之长,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一是搭建关怀平台。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引导教师转变偏重精英教育,偏向强势群体的观念,并要求教师把更多的眼光停留在 “学困生”身上,把更多的关怀倾向“学困生”,以真爱彰显师德风范。 二是搭建因材施教平台。学校首先通过各方面现象,发现学困生,进一步由表及里,分析原因,从根源上挖掘内心思想,剖析主客观行为,根据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诸方面因素,分门别类,制定转化策略;其次把关注“学困生”当做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实施全员导师制度,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长期关注的计划,形成良好的“导学”关系;最后大力开展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组学习等,积极探索并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坚持“低起点、小步走、勤辅导”、“一帮一、面对面”的助学带学模式。 三是搭建“三有心,三优先”平台。“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为了落实好“学困生”的转化,学校要求老师们首先做到“三有心”:即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恒心;其次,要求每个老师对做到“三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面批,优先辅导。 四是搭建综合实践平台。为了认清每个“学困生”的优势,并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具备一技之长。学校利用优质资源,由各教研组牵头,组织经验丰富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和底蕴深厚的艺术教师,成立合唱队、乐队、舞蹈队、健美操队、礼仪队、公益爱心小分队、小主持人、小记者站等一系列活动来拓展“学困生”的活动实践能力。 五是搭建擦亮闪光平台。建立“用活动引导人才成长”的新导向,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生活中的智慧创新创意大赛”、“才艺大比拼”、“运动会”等开展多维度的学生素质素养展示活动,给“学困生”提供发挥优势、展现自我的机会。 六是搭建家校合育平台。利用家长会、家访、家校联谊、家校通平台等形式,多层面与“学困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将学生的思想情况和上课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的各种表现,并指导家长交流思想,关注孩子身心变化,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 (杨春梅 南江县朱公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