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醉在文本解读中
相濡以沫,醉在文本解读中 ——来自中国西部一线的小学语文行动研究报告 编者按 当下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各种泛化和低效现象,归根结底都与教师解读教材不当有关。审察时下流行的教研形态,绝大部分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或纠结于较低的点状研究,屈从于流俗,迷失教研本真。基于上述考虑,成都市金牛区人北实验小学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文本解读”为起点,以“优化教学目标”为抓手,以“课堂教学高效化研究”为重点,以“文化嫁接”为主要策略,致力于语文教育科学化和艺术化的追求,开展了“语文教学行动研究”系列活动,以人为本,谋求师源性要素的优化,聚焦课堂,致力于实质性研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所编发的本组文章,就是“文本解读”研究环节所结出的硕果。一批优秀青年教师锁定孩子喜闻乐见的经典文本,从文本的思想教育到美德传承,从言语表达到思维拓展,从求同、求异再升华到追求真善美,从字里行间体味情趣到超越文本海量吸纳,从好奇、质疑到探究,从读文、读心到品味人生百味,从肤浅的一般性研究升级为丰富多元的立体解读……实践与反思同步,研究与教学并重,实践与哲思相映成趣。一篇课文,两线作战,三易其稿,四季少休,一群智慧教师的自我救赎和追梦之旅,催生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校本特色鲜明的语文教研新形态。奉献 细琢文本力与美 彰显教育形与神 ——初窥“文本解读”的价值和策略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许双全 刘晓军 审视当下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各种泛化和低效现象,归根结底都与教师解读文本不当有关。失去了尊重和敬畏的语文教学被各种吓人的术语所劫持,多媒体背景下的海量信息充斥感官和大脑,使人疲于奔命,无暇思考。教材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抓手,是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最重要的凭借。文本解读的简单化、浅表化、庸俗化,解读中对“文本规定性”的忽视,对“年段目标”的淡漠,以及处理二者之间关系时的脱节、矛盾、消解、背离甚至是相互抵触,直接造成课堂教学核心价值松散、教学目标偏移和教学效益不高。“蔑视文本规定性自由生发的所有教学都是一种浪费,更是一种师源性犯罪”。 审察时下流行的教研形态,绝大部分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或纠结于较低的点状研究,充满了应试和功利,屈从于流俗,惶恐而肤浅。囿于落后教研文化和体制的约束,广大教师把注意力集中于“怎么教”而忽略了“为什么教”和“教什么”,满足于“单篇文本”而忽略“一类课文”的教学策略整合,陶醉于“某个环节或细节的优化”而无暇思索“结构决定成败、细节影响完美”的真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狭隘、机械、封闭、陈旧,饱含热情地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苦苦寻觅。我们渴望一种着眼于整体的语文教研文明,盼望经历完整的教学研究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体验依托文本特点,精化教学目标,简化教学过程,分享集体创造的真语文学习过程,收获“举一反三”的智慧,帮助广大一线教师稳妥、渐进地追求语文教育的科学和艺术。 执着于文本解读事业,十年磨一剑,必成大器。 文本解读,不该沦为照搬教参的无聊乏味和生命浪费。 文本解读,是与一个美妙的世界相遇。尽信书不如不读书,人不能成为书的奴隶,在经典阅读中,孩子不能迷失自我分析和理智判断,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阅读教学是得形、得情、得意、得法和得言,讲究体验、品位和共鸣,学生不能沦为说教和概念的容器,也不该在盲从和简单复制中迷失本真和创造。 文本解读是教师经历“真教研”的第一步,是教师传承经典的必然选择,是积累学科教学知识、酝酿创造激情的重要铺垫,是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享受语文的必经途径,是成长为语文教育大师的奠基性工程。放弃了文本解读,就等于放弃了成为语文教育专家的机会和权利。 一般来说,语文教师解读文本要经历三种情态,体验到三种境界。 第一种情态是基于“实用主义”的文本解读,即致力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教材成了例子或凭借,教师随取一点因由,服务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这种解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功利化解读,极端漠视文本的规定性,也忽略文本规定性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忽略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等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二种情态是沉入文本,狂放恣肆,自由感知、理解、欣赏、评价、品鉴、玩味和批判,可以是激情朗读和临风吟诵,可以是心潮澎湃提笔续写,可以是深入内里、曲径通幽、顿悟冥冥之中的轮回,还可以偶遇文艺理论,印证“形象大于思维”“熟悉的陌生化”等各种观点,发现自己,暗合哲理,获得醍醐灌顶般的通透……研之深,爱之切。这种解读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随情而至,信手拈来,夜不能寐,苦苦寻觅,甘苦自知,但却能累积下丰厚的学养、浓郁的语文情怀和扎实的语文教育专业素质。当然,这还不是教学设计,这种“深不可测”“高不可攀”“遍地开花”“余韵悠长”式的解读,能为教学奠定基础,进入课堂时还需要“简化”“优化”“整合”和“转化”。 第三种境界是基于学本、兼具科学和艺术化的文本解读实践。教师始终秉持着“学生面对文本时会有怎样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样的文本学生能收获怎样的知识、能力、情趣,获得怎样的方法和策略”,“这样的文本怎样服务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提升”,于是,各种丰富、芜杂的资讯因为学生的审美需求和认知状态而获得筛选、集约和整合,深入浅出,高端整合,由此而催生出的课堂举重若轻,潇洒飘逸,童心张扬,诗意弥漫,活力四射…… 无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其根本是“教材”;是教材,就有规定性、制约性。这就如同“戴着脚镣跳舞”,如果教学挣脱了这个“脚镣”,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了,教学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不可驾驭。在教师对课程标准目标体系不甚熟悉,解读教材功底不够扎实的前提下,如果主张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教语文不等于教教材,就会置“钻研吃透教材、教学的年段性、编者在不同年段提出的不同要求和重点”于不顾。真如此,有可能会毁了语文教学的根基。尊崇教材,遵循文本规定性,沿着正确的方向,沉下心来,下苦功夫。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解读文本、设计教学需要换个角度做出取舍。在研读教材、设计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做减法——“泛语文的内容不教”,“伪语文的内容不教”,“学生已懂和易懂的内容不教”,“不可教的内容不教”,由此而推进,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有用的语文知识,寻找有益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领略经典文本的永恒感染力,扎实提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决不是“一到冬天就满世界雪花飞舞”的陈词滥调,“冬天是一个拥有特异功能和神奇能力的魔术师”。因为孩子最喜欢魔法师——金灿灿的斗篷、金手指、魔杖、百宝箱——口中念念有词,手臂一挥点石成金,美目流盼处无中生有,妙哉,化腐朽为神奇。 依文设景,在情境中趣味学习 ——浅析《冬天是个魔术师》的表达特色与教学要求 成都市人北实验小学 周雅妮 四季变迁,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随着渐渐走来的脚步,我们即将迎来银装素裹的冬季。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第16单元就以“冬天”为主题选取了两篇表现冬天情趣的课文,试图通过对冬天人物、景色的描写,让学生在形象、有趣的内容中感受冬天的魅力,培养起热爱冬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冬天是个魔术师》就是其中一篇颇具童趣的散文。它运用拟人手法,将冬天比作魔术师,并借助变魔术的神奇形式,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形象有趣地描写了冬天景象特点。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神奇,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课文内容的呈现,关注了儿童的学习心理和口语表达特点,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描写,具有叙事描写巧妙形象,结构层次奇巧简明,言语节奏生动明快等特色。譬如: 遵循儿童长于直观感性思维和喜欢生动神奇事物的兴趣特点,课文采用了侧面间接描写的方法,不从正面说动物冬眠、大地铺雪、湖面结冰和人们穿上厚厚的冬装,而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从侧面说魔术师施了魔法后,动物都不见了,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街上的人都变胖了,间接地形象表现冬天的景象特点。 文本采用排比段结构课文主要内容;采用比拟写冬天、湖面和围巾、棉衣、手套等;采用摹声和双关,用一个“呼”字,既摹写魔术师变魔术时故作神秘的吹气声,又摹写冬天的刮风声,既生动有趣,又奇妙无穷;并大量使用了语气词“啊”和“呀”。这些语言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的奇特运用,巧妙了描写,清晰了结构,生动了语言,明快了表达,鲜明了内容,活灵了形象,神秘了气氛,增添了情趣,使描写的景象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更加符合儿童的情味和语言特点,利于一年级学生更有兴趣地深切感受。 学习这篇课文,可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阅读中,进一步形象地感受到冬天的景物形象与特点,并在作者热情赞美的情意感染下,激发起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同步潜移默化地受到初步的语言表达和思维理解训练,提升语文能力与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读,在情境中感知语意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尤为重要。 首先,在学习课文之前,可以让孩子们提前预习课文,并查阅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则需在课前制作一些相关课件,例如冬天下雪时的图片、视频、音乐等。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中直观感受冬天的情景,使那些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将学生吸引进这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接着,让孩子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冬天场景,并想一想,说一说:冬天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景象呢?既让孩子们充分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之中,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得到想象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为下一步感知课文奠定认知基础,以利于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课文文意,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了知识,也明白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同时,还可以结合课文的插图来创设情境。这篇课文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有趣的雪地情景:大地盖上了厚厚的积雪,整个世界银装素裹,非常美丽。孩子们在雪地上快乐地玩耍,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玩得非常开心。结合插图,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我们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如果真的能够下雪,就让同学们真正地到雪地里感受冬天的趣味。这样更能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插图中孩子们的快乐,能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 二、关注语言特色,朗读感受,在趣读中体悟意旨表达 《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根据儿童的阅读习惯和语言特点,以巧妙的结构方式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形式,为文章内容的呈现、主旨的体现发挥了神奇的作用,也为一年级新生初识排比句(段)、拟人句、比喻句等修辞手法,感受表达效果提供了范例。教学时,要注意抓住这些精要之处,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这些表现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与效果,达到感知课文内容与意旨,提高阅读理解与思维想象能力的目的。 本文鲜明的结构让课文内容一目了然,但教师不能空讲、泛讲表达模式,低段学生习惯于直觉形象思维,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引领学生借助平面文字去读出“魔术师”的神奇魔力:它是催眠使者,动物在严冬的沉睡中做一个又一个甜甜的梦;它是漫天飞舞精灵的催生者,天使一般的孩子为精灵伴舞,美轮美奂;它是定格美妙瞬间的摄影师,比景泰蓝还要精细,那“冰封的红叶”中,或许有一只蚂蚁正在跋涉;它吹响了出征的号角,围巾、棉衣、手套主动请缨,“胖人”们在严寒中磨砺意志…… 师引生读,呈现出一幅幅图画;入境联想,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拥有魔术师的金手指;品味冬天带给动物、植物、景物的变化,领悟“美目流盼”之处的诗意和浪漫。“‘呼’地一吹”,决不是故弄玄虚;“不见了”,时光突然加速;“变白了之后”,注入生活情趣;“水如镜、叶如画”,使人“变胖了”。美景加工组合,诗人由衷赞叹!入情入景,得形得情,言语习得于无形。 美国儿童文学大 童趣为先 词语为本 ——浅谈《上天的蚂蚁》的内涵特点和教学重点 成都市人北实验小学 袁洪丽 努力,就是花很多心思来做你目前在做的事情或者想要做的事情,尽你最大的力量来完成它。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努力,往往过多地停留在了口头上。《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努力”为主题,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本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通过巨人和蚂蚁对“上天”的不同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小蚂蚁用自己充满自信的话语对本单元的主题——“努力”,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只有不断努力才有成功,虽说努力了不一定就能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诚然,小蚂蚁远远不如巨人的“身强力壮”,但是它却永远抬起头努力向上爬着,即使筋疲力尽也无妨,托举起心中的信念,努力成为一位不停向上攀登的勇者,这才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从表现形式看,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就不仅具有一般童话的特点,篇幅短小紧凑,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鲜明,事情幻想奇特,情节发展故事性强,深受儿童喜爱,而且还采用对话方式讲述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并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凸现了人物形象特点与精神风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道理。 在语言表达方面,课文运用生动活泼的儿童口语来讲述。其中的许多词语,如“很高很高”“通天树”“身材魁伟”“身强力壮”“连连告退”“充满自信”“很小很小”“一步一步”等等,既突出了所描写人物事物和言语行为等特点,又便于儿童朗读感知,为积累词语、学习表达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为此,教学本课就应抓住课文内容重点,依照文本和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来展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活跃氛围,让学生在童话世界里愉悦地徜徉 低年级儿童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都爱听、爱看、爱说。低年级孩子最爱读童话,因为童话最贴近儿童的世界。教师要善于“童化”自己,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只有先走进儿童世界,才能和学生同情共振。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布置环境、多媒体演示、引导语渲染、故事表演等多种手段创设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思考。 二、抓住根本,感悟形象,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体验词句训练 课文一开头就写树很高。“这是一棵通天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这就是摆在巨人面前很大的困难,也说明上天确实很难。教学时,教师可画简笔画,学生来猜词,让学生直观感受“树干”“树尖”“通天树”,然后让学生找哪些句子能说明这棵通天树很高,如:“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引导学生说“通天树像什么”,激发学生自由联想:通天树就像一架天梯;像孙悟空的金箍棒…… 兴趣是激发求知欲的原动力,这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课始画图猜词之后,引导学生想象说句子,并列举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例子,如奥特曼、怪兽、变形金刚,帮助学生形象感受理解“巨人”“魁伟”等词语,让童趣悄然生长,促进词句的训练。 词语教学是低段教学的根本。“语 三、以读代讲,对比感受,让学生在诵读比较中提高朗读理解能力 低段教学要靠学生多读,从读中感受文本叙述的具体内容,感悟、体会文章的中心。教学本篇课文,就要着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采用多种方式阅读人物的对话,边读边比较边思考,从人物言语、行为与神态的对比描述中感受蚂蚁自信敢想、勇于行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体会课文的教育意义,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我们做事要像蚂蚁那样,树立目标,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因为课文的基本内容都是通过人物对话——白胡子爷爷与巨人、白胡子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传达出来的。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对话的过程中,有重点地感知故事内容,并顺利地体会到本文所讲述的道理,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同步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常言说得好: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贵在感悟。积累感悟是语文学习之树的本。顺学而导,贴近学生的心,走进儿童的世界。学生,才是课堂的“源头活水!”顺学而导,才能让语文学习之树根深叶茂! 文本解读需要哲学思辨。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别人都从“正面”看世界,思考问题,老子却总是从反面,从侧面,从背后思考。他看到了“天下人”都没有看到的东西。老子还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个事物做为整体,不能分割开来。长和短,高和下,只有放在一起比较,才能得出概念。没有一个单独的长或者短,也不能把前和后截然不同地分开。“欣赏一篇作品,就要用心感受其整体的品格,凌迟肢解,只能得到片鳞只爪。” 多视角解读教材 多策略实施教学 ——浅论《海底世界》的多层解读与教学实施策略 成都市人北实验小学 巫小芳 作为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文本以确立明晰、恰切的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师应首先练好的基本功。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们都应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作者写了什么?编者选文的意图是什么?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站在不同角度认真解读文本。 面对一篇文章,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通过细细的咀嚼去感受、理解文辞表现的内容思想,去体会、领悟字里行间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意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的经典课文《海底世界》,是一篇介绍海底的科普知识性文章,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整篇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读者透过作者的描绘,可以获得对奇妙的海底世界的一定了解,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面对一篇课文,教师还要成为编者。这样一篇历久弥新的文章,把它选入我们的教材,必有它的意义和作用。《海底世界》选入“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主题单元,意在向学生展示海底世界的迷人风景,使学生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奥秘的欲望。 面对一篇“教本”,最根本的还在于我们是一名教者。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如何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与表达特色呢?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但中心明确、特色鲜明。针对本教材的特点,宜从情景教学入手,先从形式到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再从内容到形式,使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获得知识、情感和能力三丰收。具体的教学设计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能充分地激发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参与学习,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情境教学环节:以视频导入课文,教师又以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奥秘的兴趣。动画、声音的及时展示,再现了课文的情景,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对大自然的喜爱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朗读品析法 语文课应注重以读为主。采用朗读品析法可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在现情景形象,在读中感悟文本内涵,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直观形象法 这篇文章所讲的动物、植物都是活生生的东西,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动、植物的图片,声音,为学生展现真实的海底世界,让他们眼见为实,切实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面对一篇“学本”,教师还要变成学生。站在孩子角度去审视,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做到有备无患。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课文中所描写的漆黑的深海星光闪烁,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学生都不清楚。因此,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就很大。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 中华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人文思想都蕴含其中。只有深入文本,从多角度去解读文本,才能了解文本的意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才能在课堂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语文教学不是“热爱大好河山”“美好品质”“明白哲理”等“无趣的道德说教”和“集体意识荒漠化的强制灌输”,也不是“充满假大空的词句驯化”,更不是“虚假自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的秀场”。语文教学是循文入情,是披文入境,是设身处地,是品词析句的顿悟,是借助经典文本对潜能的唤醒,是穿越时空之后对当下生活的幸福建设。“休想用质量低劣的教学来壅塞孩子的思维和创造”,也决不允许把教材异化为“妨碍学生发展和束缚个性生长”的枷锁和帮凶。 言小论大 赞物激人 ——浅思《野草》内涵的教育价值及教学设想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许双全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人们难以确切、明白地正面阐释的研究课题。北师大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编了5篇课文,以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描绘了生命的多样形态,诠释了生命的丰厚内涵,表现了生命的精粹。本单元主体课文《野草》,以有趣的内容、生动的形象、炽热的情感、深远的意旨,以及奇巧的结构方式与精妙的言语形式等,生动、激情地表现和赞颂了植物生命力量的巨大、顽强不屈等特性,呈现了写作意图,体现了单元主题。文本提供了文章结构和言语表达的范例,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语文教育价值。 一、内容生动,主旨鲜明,意蕴深远,人文教育内涵丰厚 《野草》,是著名作家夏衍在1940年写作的散文名篇,通过对种子以及笋与小草的生长状态、神奇力量和生命力特性等生动有趣地描述与议论,形象地展现了它们的生长情态、巨大力量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精准地揭示了生命力的多样特性,表达了作者高度赞颂的思想感情。联系当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的写作背景来看,文章表现了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对野草一样不可战胜的民众力量的肯定,呈现了中华民族必存、中国人民必胜的抗战意志。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小中见大,富有哲理”和“寄情于物,寓意深远”。从人们见惯不惊的小事物——植物种子、笋与小草的生长过程中,发现了“世界无比”“不可抗”的力量,提炼出“有弹性”,“有韧性”,“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是“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等本质属性特点,精炼出“顽强不屈”,落瓦砾中决不会悲观和叹气,视“阻力”为“磨练”等精神品质特征。同时,还借小草的恶劣生长环境,映射日寇侵略下艰难的现实生活环境,用小草的顽强生长,隐喻不屈的中国人民为生存进行的抗日斗争,借物喻人,寄情于物,巧妙地表现了中国民众力量不可战胜的信念。 在教学中,应根据其人文内涵特点和表达特色,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感知内容,感受语言形象,体验种子、笋与小草的神奇力量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直觉的生命认知,激发起敬畏生命的思想情感,实现感知理解目标,为学习下文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重点研读作者多视角多侧面议论剖析“这种力”的内容,细致感知其多种情态与多样特性:力量巨大,“看不见……就要显现”,“‘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有韧性”,“落在瓦砾中……决不会悲观和叹息”,视阻力为磨练,等等,帮助学生对此形成全面而智性的生命认识以及思想方法认知,构建起特征鲜明的精神品质形象,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思想内容认知和情感熏陶两方面同步达成课程目标。 进而,引导学生将视野扩展开来,联系课后文旁的“思考练习”“小资料”“我的视角”,以及网络、书籍等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提示”与信息——作者身份及表明的思想政治倾向,文章的写作背景,“赞颂”的原因,等等,体味文本的写作意旨,感悟作品的时代意义。 二、结构奇巧,言语精妙,文趣盎然,语言运用形式典范 辞优而意显,文美而旨高。《野草》正是以趣味的言辞用语、精巧的表述手法、奇妙的结构方式,构成了奇巧精美的言语形式,为本文内容的呈现、意旨的通达和意趣的谐美,发挥了神奇作用,成为言语表达的经典名篇。 1.文题平中寓奇 本文以描写的主要事物名称命题,既未加可标示特别含义的引号,也未加表现特别语气的问号、感叹号。乍一看,其命题方式显得简单平常,其中却寄寓着别样的意味。 首先,文中主要描写的事物叫“小草”,文题却冠名为“野草”。指明文中的“小草”即是生长在恶劣旷野之中,栉风沐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野草。一个“野”字,既呈现出其生长环境的恶劣和生存希望的艰难,以及非人工养植的属性等,又暗示了其在恶劣环境中练就的顽强不屈、坚韧乐观等特性,为文中对其生命力的描述与赞颂既提供了反衬又奠定了基础。 再者,联系作者的共产党人、左翼作家身份和写作背景来审题,作者写作本文显然不是闲情逸致生发,定然会包蕴特别的意旨(从其内容看正是如此)。这也可见这平常的文题中寄寓着特殊的韵味,利于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与兴趣。所以,本文从文题开始,就蕴涵了“以微显著、写物喻人”和“言小论大,以物激人”的意旨与情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审题时,就应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特色来解题,从其限制语与命题方式以及课题的意蕴等方面指点、设问(只思不答),为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与意旨埋下伏笔,以期引发阅读期待,引领学生的阅读思维指向,以利学生具体、深切地感知言语形象,深入探究文章意旨。 2.表达奇中见巧 课文以种子力量的两个故事,笋和小草的生长情态和“这种力”的本质特性三部分结构全篇内容,夹叙夹议地构成“讲—描—议”的言语形式。其表达思路与方式也是以“故事”为起引,以“情态”为承接,以“特性”为高潮,由远及近、由特殊到一般地从讲述种子的力量到描绘笋与小草的生长情态,由分别讲述种子与小草“力量之大”到集中议论剖析“这种力”的“世界无比”,引人入胜地连续展现出种子“力量之大”、小草“顽强不屈”、生命力“世界无比”三个精彩画面。其中,又巧妙地以故事中引出的“力”为线索与中心,贯通全文。并且“讲中寓趣”,“描中兴叹”,“议中蕴赞”,趣味盎然、完美巧妙地为我们呈现了其生长情态、巨大力量以及顽强不屈的本质特性与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情,显得精致奇特。 在总体表达方法上,既在主体内容与思想态度表达时,采取了映衬、双关等写法,谈“小”论“大”,论“力”赞“神”,又在本文内容思想与意旨情感的表达时,运用了象征、寄寓等写法,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在具体表现手法上,也运用了设问、引证、对比、重叠、反复、抑扬等表达手法,来引述激趣、显意证论:这些表达方法的神奇运用,也精妙地增加了本文的表现效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感知课文表达形式时,应根据以上特色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循着其表达思路,感悟其中蕴涵的意味情趣。同时,指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形式的表达功效,明晰课文结构、表达方式方法以及其中蕴涵的奇妙特色,以期有所感知领会。 3.言辞实中蕴趣 本文文风素朴平实,不事雕琢,与野草形象十分吻合。在野草的朴素形象中,蕴藏着巨大坚韧的力量与顽强不屈的精神等特性一样,本文素朴平实的言辞中,也蕴涵着丰富奇妙的意趣。 在讲述、描写种子和笋与小草力量的两段末,小结种子“力量之大”的后面,又采取重叠与间隔反复的手法,反复连用了两个重叠词语“如此如此”,既小结了语段主旨,照应了全段内容,又突出了陈述的事实与结论的真实性和多见性,还使这个非感叹语句特别突出地表示了作者的赞叹。与上面语句的反复运用具有异曲同工的功效。 在描述笋与小草的第6段,用“必定”“顽强不屈”“不可抗”等重点词语来描写其力量,又用“曲曲折折”“透”“钻”“挺”“掀”等词语表现了其力量,支撑了重点词语的描写。这种有认定有描写的行为支撑的写法,显得有血有肉,妙趣无穷! 在议论剖析的第7、8段,更是用“力量之大……世界无比”“看不见……就要显现”“丝毫不足以阻挡”“‘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有韧性”“不落……落在”“有……决不会”“有了……才有”“带了斗争来”“只有……才”等语句和句式,确切、巧妙地表现了“这种力”多种的特性,激情、鲜明地呈现了作者高度赞颂的思想情感。 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词表现魅力时,就应视学情指点学生抓住重要词句,品味其意蕴情味和表达能效,辅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品鉴能力和运用能力,提升语言品位。 文字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因素。“只有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使最普通的词语具有最鲜活最持久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作品,完全可以穿透虚假的屏障,而彪炳自己则存在的价值。”“好的作品能表达出真正的普遍的人生价值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与人为善。” 言简意赅 意境悠远 ——试析古诗《出塞》的艺术特色及教学设想 成都市人北实验小学 敬宇露 人类出现以来,战争从未停止过。战争让多少人流离失所,同时又成就了多少英雄伟业。如何直面战争,仍是现代人不可回避的问题。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编了五篇文章,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侧面为我们展示了战争的真实面目,提升了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关照,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本单元主体课文《古诗二首》之一《出塞》,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歌短短28个字,跨越古今,纵横万里,包蕴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引发人们对战争、历史的思考。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蕴含着辽阔的画面,深厚的情感,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可谓是言简意赅,意境悠远。 一、艺术感染力浓郁 1. 意象典型、小中见大,勾勒宏阔画卷 王昌龄很善于抓住细微却又典型的景,描绘出一幅幅令人遐想的画面。首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包含有两个意象:“明月”和“边关”。这两个意象在许多诗中都被频繁使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我们不难看到 “月亮”,在这些诗句中,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是单纯的“物”,而成为人们思乡的代名词。它的出现总是带有几分清冷的孤寂和绵长的思念。而“边关”呢?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边关”总是那么荒凉与肃杀。诗人单凭“明月”与“边关”这两个意象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意境苍茫的“月临关塞图”。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征人”缘何未还?也许他正坐在月光下吹奏羌笛思念家乡;在沙场上刀光剑影、浴血奋战;在风雪中戍守边关,艰辛疲惫;与敌人殊死博斗,血染征袍等等。一句“人未还”,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大漠关外那些孤独的背影。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是汉代大将军,精于骑射,一生传奇。据说匈奴人只要听到有他镇守某地,就不敢冒然来犯,被称为“汉之飞将军”。了解了这一典故,一位搭箭张弓、虎虎生威的大将军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眼前。不难想象作者是多么希望如今的边塞将领也能像李广那样骁勇善战,保一方平安呀! “明月”,“边关”,“征人”,“飞将”,勾勒出一幅宏阔凄美的边塞画卷。 2.神来之笔、跨越古今,营造悠远意境 纵观边塞题材的诗歌,我们常常能看到“明月”“边关”“征人”这些意象,但这首诗何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诗人在“明月”与“边关”之前加了一个限定词——“秦汉时”。于是这幅“月临关塞图”,不再是单薄的一幅画,而是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我们不禁会想:同一轮明月下,边塞之地,历经千年,曾经上演了多少令人动容的故事?沙场上的刀光剑影,残阳下的尸横遍野;浴血奋战中的视死如归,乘胜追击时的快意恩仇;明月下幽怨的羌笛,大漠上滚滚的狼烟……各种画面,各种故事在眼前一一闪现,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引人遐想,耐人寻味。 3.情景交融、有叙有议,留下无限思索 值得一提的是末尾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的典故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索。诗人在诗中感叹道:假若有像飞将军李广这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就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跨过阴山,骚扰我边境。人们不禁要问了:“这飞将军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能降服凶悍的胡人铁骑?”这个问题在同时代的诗歌中就能找到答案。卢纶有诗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这位猎虎的将军正是李广,你想想将军射虎的箭居然深深扎进了坚硬的石缝中,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有这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当然高枕无忧啦。可是李广是汉代的将军,我们又要问了“现在的边关守将怎么样?可与李广比肩吗?”这个问题也有诗作答。与王昌龄同时代的另一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写道:“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此古今对比,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强烈希望了。 诗人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紧密结合,最终表达出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愿望——希望国家任用良将,巩固边疆,让战争远离人们的生活。 二、梦回汉唐,浮想联翩 1.由意象想画面,由画面想意思 读通读顺诗歌后,让学生想象眼前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借助发散思维,各种版本的“月临边塞”图一定会纷纷浮现在孩子眼前。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现场挥就一幅“月临边塞”的简笔画(也可请学生来绘制),顺应了诗歌首句写景的特点,再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一句诗,为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自秦朝到现在,同在一轮明月下,征人会做些什么,脑海中会有哪些画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文字的单薄,让多层次的画面去辅助意思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对诗意理解得更灵活更透彻。 2.以诗解诗,互文印证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未还”,饱含了诗人对戍守边关的将士多少同情与悲叹。可是怎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呢?在这里可采用以诗解诗、互文印证的教学方法突破这一难点。譬如让学生仔细想想边塞诗中有哪些类似的感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几人回”——“终不还”——“人未还”到即使回来也是“八十始得归”,让学生通过其他诗歌名篇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此外,亦可以采用此法,引入卢纶的《塞下曲》和高适的《燕歌行》,来理解“飞将军”李广的武艺高强和当时唐朝边塞将领的荒庸无能。这样,不用繁琐的分析讲解,只是引用了几句同类题材的诗句,让该诗在保留其完整性的基础上,使有限的表达有了详实生动的补充,从而让学生顺利达成情意感悟的目的。 3.跳出诗歌,发人深思 本诗末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诗人为久戍的士卒发出的呼吁,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理解到这里,本诗的教学好像可以戛然而止了。但是仔细想想,是不是李广将军或者是像他这样的良将在此就能真的避免战争?这是诗人或者说是编者给我们设置的一些关于战争的话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辩论。想想学生们会怎么说呢?“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罪魁祸首。”“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在战争中死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多的牺牲还没有换来和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教者最后无须统一答案,只要孩子能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就好。这样就能达到课有终而意无穷的效果。 编后寄语 掩卷沉思,文本解读的确是语文教师之为人师的具有浓郁专业特质的基本功。但教学操作时还不能把教师的全部研究成果毫无顾忌地“和盘托出”或“强制消费”。因为教师的解读、思维和认知不能代替学生的解读、思维和认知,间接经验不能代替直接经验。惟有敢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才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满怀激动地走进课堂,怎样践行惟生观和惟学观?在教学内容上,怎样变文本课程为体验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怎样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的发展本位?在教学方式上,怎样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师生关系上,怎样变支配控制为平等合作?在课堂管理上,怎样变刚性集中统一为宽松和谐?在课堂评价上,怎样变重结果轻过程为重视过程?…… 教材解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愿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旅途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收获美丽的教育风景。见贤思齐,朝闻道,夕死亦足。亲爱的语 |
- 上一篇:一堂语文移植课引发的思考
-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政治备考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