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年会暨优质课展评活动总结(一)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8-04-17 11:19:47 点击数:
656
从这次教学展评的10堂课来看,我们初中语文的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可以说还很严峻。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对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不准。 2、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走教案”的现象很严重,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演了一出教案剧”。 3、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很短,有的仅几秒钟,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几乎为0,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能力几乎为0。 4、不注重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能力的培养。 5、教师讲得多,学生悟得少。灌输式的教学很严重(有的甚至满堂灌),不关注学生,课堂死气沉沉。语文里的每一个文字本身就是跳动的音符,充满丰富的情感,而我们一些教师把语文课上得如此死气沉沉,还真的不容易。 下面我就重点谈谈《吆喝》《土地的誓言》这两篇课文的教学。 《吆喝》这篇课文贴近我们的生活,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到处都有吆喝声,学生很熟悉。本课的重点究竟是什么?请老师注意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一些老师用近20分钟去梳理文章的结构,这是本课的重点吗?还有的老师把作者写的吆喝纯粹当作一种模仿、欣赏,远离了文本,偏离了作者的意图。用巴州区梁永中学程乃文老师引用作者萧乾的话“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他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在这些底层生意人中,卖柿子的自得其乐,卖硬面饽饽的质朴厚道,就是生活没着落的乞丐,也能用一种轻松的自嘲来面对生活的困窘。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绝不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做人的根本。他们拥有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我认为,我们从《吆喝》中,不仅要读出市井风情,读出声乐之美,还要读出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应读出老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这境界就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巴州区梁永中学程乃文老师这堂课设计颇具匠心,但环节任务落实欠充分,让学生走进文本、对吆喝的品味体验还不到位,当然上课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土地的誓言》这课的教学目标他定位为:一、把握朗读的方法;二、体悟作者的感情。他的具体环节:①读准字音,②读得流畅,③得到感悟,④激情朗读。设计很好!由低到高,很有层次。一开始在一、二两段中各选了一部分内容分别让一女生和一男生朗读,他们读得相当不错,让学生点评。老师再范读、指导,可学生起来读得一般,老师的范读也一般(太低沉了,老是低沉缓慢的读,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情感起伏),可以说是指导无效。不过最后的激情朗读很不错的,学生精彩的回答也给这堂课添了彩。我个人认为:这四个环节重点在“得到感悟”上,说感悟时,有个男生起来说“我悟到革命先烈为保卫土地流血牺牲等,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大家都在鼓掌(包括听课的老师),我实在不敢恭维,这样回答太政治化、太成人化了。我的体悟是被作者对土地深深的挚爱之情所打动,正如作者所说的“是喷涌着热血”“泛滥着一种热情”。可老师让学生悟得太少了,几乎是一晃而过。我认为我们指导朗读,要结合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段来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而且每读一次,应有不同的要求,应有不同的收获,如果仅仅靠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反复读,来指导朗读,来体悟作者的情感,行吗?关键词句的意思该不该理解?作者说“泛滥一种热情”,“白桦树在呻吟”“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泛滥”“呻吟”“埋葬”学生能理解吗?文章最后为什么说“用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还有文章一直用第三人称,到后面变化为第二人称,为什么?(人称的变化是情感变化的结果,用第二人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些对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我们的老师却忽视了这些。最重要的是老师没有解题“土地的誓言”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还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最后也没有点题“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誓言?”所以我要问:这样一节朗读指导课,究竟教给了学生什么?完全上成了一堂普通话的朗读指导训练。
仅一家之言,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探讨,在网上发表评论,也可以把你的观点发到我的邮箱scbzgzh@163.com来。谢谢!
巴中市教科所 中学语文教研员 苟志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