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评价的思考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数:
1452
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评价的思考 吉林省蛟河市职教中心 卢春芝、耿文让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确定了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培养目标。面对新的目标要求,如何以一种新的理念,新的尺度去衡量学生?怎样才能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教育质量的提高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 一、传统评价的存在问题与不足 长期以来,在课程评价方面存在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等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课程方案优劣的唯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 2.过多地强调定量化的评价手段,忽视定性的研究。势必会照成评价者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少,而所能得到评价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少,最终使评价走到死胡同。 3.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过程之外,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无法参与评价过程。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理念 1.评价的目的: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评价的取向: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即坚持全面的评价取向。 3.评价的手段: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4.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不只是教师权利,更应是学校、社区、家长、同伴、自我主动参与的过程。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实施及探索 1.改革评价的功能,重在过程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转变观念,确立评价的目的首先不在于区分优劣与奖惩,而是在于促进人的生动活泼发展,学校将评价的功能定位在有效激励每位学生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实现面向明天的更好发展。评价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持续发展,让学生有较多接近评价的机会,帮助学生预设目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培养学生发现他人优点、审视自我的评价能力。 小学生可塑性强,每天就如新升起的太阳,所以评价必须持续给予学生前进的目标。我们允许学生矫正偏差,当获得大家认同时,可以要求更换评价结果,包括必修课学习情况,记录表中也可以采用补分制的形式,真切地留下其进步的轨迹。反之亦然,从而体现评价的平等原则。这种公开记录过程,及时向个人反馈评价结果,开放评价各个环节的做法可以使学生长处特长更长短处更短,体验成就感,让困难学生得到帮助,获得机会,恢复自信心,鼓励每位学生愉快地面向未来。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当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和忧虑,当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和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和感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在关键的时刻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同时减少家长的烦恼,但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谈心式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非常谨慎,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很多学校设立了多种激励学生的评价项目,如体育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等,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和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师,他们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小幼衔接的问题,采取了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激励形式,如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在测验中表现优异都能够得到相应的鼓励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多教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一味的表扬、激励使得学生往往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所以,不能认为说好不说差才是激励,在对学生有全面和客观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优势和进步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才是成功的激励。 2.改革评价主体,重在民主参与,让学生认识自我。 要鼓励社会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及政府部门皆是评价的主体,要改变由上而下的直线式评价关系,扩大评价的民主性。同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积极采用并推行学生自评,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评价要从“应试教育”的“他评”为主转向学生的“自评”为主。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社会的评价都作为评价的内容。例如:我的自画像、爸爸妈妈眼中的我、我们都想对你说、送几颗小星星等。突破评价局限在学校的传统做法,努力开放评价的过程,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社区家长参与的机制。学校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劳动意识技能、参与学校社区活动等指标的评价权交给家长、社区,极大地延伸了学生受教育的时空。 在主体评价实践和改革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这种评价的实效性很难评估;其次,同学、家长评价往往目的和标准不明确,使评价散、大、空,难免流于形式,有时家长感觉教师推卸责任,而教师感觉家长不负责任;此外,学生互评时往往注重成绩和等级,有时同学之间互不服气,评价成了挑错和“指责”,教师经常要为此做调解工作。 我认为多主体评价是必要的,但在今后的评价中可能要注意三点:首先,评价者(同学、家长等)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评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最后,在多主体评价,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品评和反思。 3.改革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各门学科评价方法必须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把各种评价方法,如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行政评价、社会评价等综合起来运用,只有如此才能达成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如将语文的评价、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察方式,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考试采取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 还有些学校尝试在数学期末考试中实行免考,如平时数学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这是给学生的荣誉,激励了学生在平时努力学习。虽然这种方法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免试的学生往往是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期末对学生的数学评价不只是学业内容,还有非学业内容,而且数学竞赛和学科期末考试有不同的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等,但在评价和考试中注重平时成绩的思路我们是赞同的。 b.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可以详细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通过具体材料的对比,看到自己的发展变化。成长记录袋有较大的容量,有综合型的成长记录袋,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袋内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有纪念意义、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里面。通过整理,回忆自己的成长,发现问题,进行反思;也有专题型的成长记录袋。 c.墙报类评价。这一评价方式虽然简单,但与学生朝夕相办,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争取进步。 d.情况评价表。一个学生在学校,他的方方面面都更受到关注,学生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家长也需要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评价表的形式。 e.爱心交流卡。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的生活背景,使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爱心卡"的诞生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4.改革评价的内容,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科教学目标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后者一方面是学科培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业好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改革中,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给予关注。如有的美术教师将学科教学目标中的非学业内容提炼出来,如学生是否对美术有兴趣,其创造性怎样,在生活中探求美的愿望和能力的高低等,在日常教学和评价中有意识地对这些方面给予关注。还有很多学校也通过将各科课程标准中关键的非学业培养目标总结出来,提供给教师作为评价的依据,提高了非学业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我们一般利用统一的评价手册定期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同学的相处、劳动、关心集体等方面。但是,这些评价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也没有将非学业评价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多评价项目显得空洞和不切实际,操作起来也费时费力。另外,采用即时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没有在学科目标的指导下形成规范和有效的纪录,难以形成对学生整体和深刻的认识,削弱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因此,评价的内容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业的评定既有量性的记录,又有学生努力程度的质性分析。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可以通过学生的自评体现。例如:基础知识知多少、我又摘下一颗星、我信奉的格言、一束火花、金点子、给老师说句知心话等。 5.改革评价的时间点,评价的时空的全方位。 评价时空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注重书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实践活动。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现代学校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和学校可以利用地方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料设计校本课程,把当地的有关人文社会资料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开发课堂之外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学习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在评价的形式和主体方面,我们改变了每学期结束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形式,倡导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通过评价过程本身对学生进行教育,使整个评价过程变成督促学生确立目标,有所进步,不断发展的过程,变成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民主协商的过程。 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个体,对他们的评价也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改变以前只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做法,《成长手册》由学生保管,他们可以把获奖情况、火花、感触随时记下,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有助于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改革评价的标准,从注重"相对标准"转移到注重"绝对标准"与"个体标准"相结合 在某一班级、学校或地区内,用相对标准来评价被评价对象在相应的教育系统内所处的位置,容易出现过分强调竞争,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应当淡化相对标准,严禁对学生按分排队或依据升学率奖惩教师,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淡化考试功能。绝对标准是一种达标标准,是达到度评价,是非横向对比、非选拔性的评价。绝对标准与对学生个体发展进度进行考察的个体标准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保障基础要求统一,鼓励追求卓越”,既能面向大多数人,又不扼杀少数天才儿童的成长。这种评价能使学生认识到“过去的我”、“现实的我”并进而设计“未来的我”,以增加发挥自我潜能的决心和勇气。 另外,很多“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在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后,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不只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 7.改革评价的反馈,从"主观臆断"走向"辩证全面",从"盖棺定论"转向"终身学习"。 基于终身学习思想,评价不是要给学生下结论,其作用主要是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展,把教学成果作为不断改进的参照,作为学生终身学习历程中的一种记载。 在质量测查的结果处理方面采用等级制不公布学生的测查成绩,要求教师对测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设性、发展性的意见。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体现终身学习的评价特点,在基础教育的评价过程中,必须灵活地、科学地向学生反馈和解释评价结果,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家庭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实际,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突出评价结果的教育性、激励性和历程性。对于反馈结果一时差的学生,要寻找其发光点,肯定其进步;对于反馈结果好的学生,也要指出其不足,使其扬长避短,发挥潜质,追求卓越。 学生评价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是在某些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与尝试,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我们会不断努力,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改进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