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空间的整合当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选择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研

三维空间的整合当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选择

                 三维空间的整合当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选择
                             ——面向未来 求真务实

                         四川省教科所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研究室  段增勇


                               引言

     二00四年十月七日至十月十日,“上海•金山之行”(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让我心潮起伏感慨万端。在会议的终端时刻,安排“海滩观光”,那是亚洲最大的沙滩排球基地,面朝黄昏时刻的大海,我看见雾气迷濛深处的亮光,这对我分明是一种召唤,我的心在这顷刻和刹那飞回了成都,行吟在温馨的家园,任凭海风的吹掠,我无语凝望……也就在当晚下榻的宾馆,我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看看上海,想想四川,巴蜀多才俊,风流自有期。然而地灵人杰的巴山蜀水,仅语文教育而言,太沉闷了,太松散了,太个体化了,太单一化了,真正是各安天命啊,各自在自己的天宇里奔突。有想法的人,一定很多;有做法的人,也一定很多。多是些散兵游勇,多是些闲云野鹤,最后的结果是时日空耗壮志难酬。为什么不能让‘悲泣’变成‘豪歌’呢?为什么不能让‘枯寡’变得‘丰赡’呢?为什么不能让‘活力’形成‘合力’呢?为什么只能紧随其后而望其项背呢?语文百花园,哪堪孤芳赏;巴蜀多才俊,四川有希望。愿四川仁人志士风雨同舟共建四川语文教育的新平台,愿四川有识之士携手同行共创四川语文教育的新天地。”
    我们每一个人当有未来的眼光和未来的胸怀,像罗丹那样,创造的激情才会持续高涨。未来是理想,未来是希望,当下的尴尬和无奈并不就是无助和无望,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希望的黯淡,问题是切入点,是突破口,是未知的新领域,也是新的起点新的思路,更是新的发展空间。面对林林总总的问题,也只有“求真务实”才能让问题不成其为问题,永远地“求真务实”,也永远地面对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真能这样,四川的“希望”将呈现为“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气象。
我这里所言的三维空间并不就是新课标里的三个维度,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真、善、美”。真,是真理,是科学,是纯粹和神圣,是精神,是灵魂,是思想,是智慧;善,是道德范畴的,意志、动机、效果,合乎规范的身体力行,合乎目的的价值判断;美,是理想,是精神和信念的营构,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人的解放和自由的象征,是健康和谐,是个性化的选择,如此地玄言,实则也是我在解构和建构中的困惑和迷茫,又如此地抛出,是希望和同仁共思共悟。在我的直觉和思辨中,我们的语文教育当在“真、善、美”这样的三个空间上着力探究。福柯说:“现成的话语,它有一种力量,障蔽着我们创造性的思维”这障蔽亦即“遮蔽”,是对事物或则语词更为本质的内里的一种掩盖或禁绝。
“击碎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成都一位很有影响的语文老前辈关于语文教学很流行的主张,击碎的目的是为了穿透,是为了进入物质即事物或语词的内在,见出其意理,见出其精神,见出其“合理的内核”。现今也有人主张:语文素质教育,说到底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应是人的综合言语素养的教育,应更多地把目光注视在“人”上,应该把言语学习和表现,既看做是人的外在生活需求,又看做人本身内在的个体的精神需求,是人的言语潜能与个性张扬,是人的言语上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培养“失语大军”和“寡言集体”。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言语教育完成文化的传播和心灵的熏陶,沿着“语言——文化——人”的路线去实现真、善、美的追求。
让简单变得复杂,让丰富变得混乱,是经院式的繁琐;让繁琐变得质朴,让混沌变得澄明,这才是务实的态度求真的精神。下面就一些具体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语文就是语文)

关于“语文”,任其千奇百怪地责难或则诡辩,语文就是语文,而且永远是语文,是谁也不否认其特殊的重要的地位而事实上被漠视被无情地冷漠的一个尴尬的学科。怎么办?维护母语教育的纯洁与规范,捍卫母语教育的尊严和荣光,当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无所旁贷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最该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该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做了什么?“务实”就是做实事,只有做起来,才能知道事情的难易,才能检验自己,才能反思自己,才能把握自己,才能尊重他人的成果并珍惜自己的成就,才能真正地领略到做人的不易做事的艰难。捷径和巧技的获取,轻松和愉快的享受,都在自己破除了“障蔽”之后走出了“迷困”之后。
“课文”和“文章”不是一回事,“语文”和“文学”也不能划等号。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都不可偏废。纵使琳琅满目,纵使千变万化,纵使纷繁复杂,当泥沙俱下,当甚嚣尘上,这“一瓢”仍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教学生读书识字,教学生阅读作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两个教学目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正是这三千弱水中的“一瓢”。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有些语文教育不是悖离得很远了吗?
有人说,语文复姓“语文”,她的大名叫“素养”,即“语文素养”。新课标中多处提到“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当是这“一瓢”中的精髓,不论阅读还是写作,当在“素养”上下功夫。作为基础人文学科的语文,其素养的建构当在如下几个方面:以语言素养为基础,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文学素养为突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以文化素养为宗旨,发掘母语的魅力,让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弘扬民族精神;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营造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促进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实现整合效应,从学习内容的拓展转向学习功能的延伸,从学习工具的丰富转向学习方式的变革。
就这“一瓢”,是我们的宿命,但不是我们的梦魇,因为我们是语文教师!我们唯一的期望是: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后浪总比前浪更磅礴……

二、警惕!当思潮涌现的时候,正是思想的缺席(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有“想法”的中国人很多,有“思想”的中国人很少,重感性而轻理性,重现实而轻长远,重既得利益而轻变通锐进,所谓的“内敛”实则是“屈从”,所谓的“张扬”被视之为“狂傲”,就看“潜规则”的盛行,且听“韬光养晦”的礼赞,还有那“暗箱”散发出的缕缕“暗香”把人晕倒,我们都得思之悟之啊!
“总的来说,影响我的因素更多地来自于人和现实的情形,而不是书。”杜威之所以能成为杜威,就在于对“人”和“现实”的思考,也就是对“存在”的思考。海德格尔所追求的就是说出“存在”的意义,使“存在”达到敝开、澄明、照亮。那么,杜威和海德格尔给予我们的启示,也就不言自明了。思考在于关注,思想来自思考,思想来自对现实的关注对人生的关怀对事业的倾情。
教材、学生、校园、教育现状、管理走向、我们自己、区域性状态、个体差异、人的存在和人的成长等,如果略加审视,我们会有很多发现,发现我们的语文教育的缺失,发现我们自己的缺失。这样或那样的缺失,不是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所能解决的,我们也只有认真对待和积极行动,也就是:做起来!这在根本上的要求是:解决“思想”问题。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能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着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十七世纪的帕斯卡尔如是说。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代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在1994年7月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他还说“思想可以提高学术,学术可以充实思想”。那“学而不思”就是“没有思想的学术”,那“思而不学”就是“没有学术的思想”,最终的结果,不是“罔”,迷困昏惑,就是“殆”,胡乱癫狂。“学”“思”结合,方能提高学术的水平提升思想的境界。
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从“学生主体”到漠视“教师生态”,从“重知识轻感悟”到“重感悟而轻知识”,从“讲风很盛”到“读风很盛”,从“标准唯一”到“多元混杂”。“人文”与“工具”的剥离,“基础”与“创新”的悖论等,这些都是极为偏颇的思潮,如果追“风”一族逐渐庞大,思想的缺席必将成为一种现实,这才是可怕的!
语文教师怎么确立自己的思想呢?首先是在主体意识上必须明确:人是思想的苇草,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尊严在于思想。其次是在实际行动上力求思想从思考中来,从学习中来,从研究中来,从批判中来,从创造中来。聆听思想的声音,追步思想的足迹,审视思想的光芒,凝眸思想的魅力,感悟思想的智慧,能辨真假能明是非,能分善恶能识美丑,也才能让学生沐浴思想的光辉,行走在阳光灿烂的天地里,行走在美的光影中,成为健康和谐而又全面发展的人。

三、“二二三三”法则:教师、课堂、学生(教室里的革命)

“二二三三”法则的原创者是成都市教科所已离休的语文特级教师王必成老师,是他的学识、学养以及人格魅力的结晶和写照。
这两个“二”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阅读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这两个“三”是指:建构生活课堂,建构生态课堂,建构生命课堂;把读书的时间和权利留给学生,把提问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和权利让给学生。
那么,教师呢?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这涉及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我认为,教师作为学习者,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教师角色中最基本也最基础的定位,否则,其它角色的实现都将是望洋兴叹空无着落。
一堂课当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一堂课当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一堂课当有一定的精神品格,一堂课当有一定的导向功能。“磨课”,便也成了语文教师的生命支撑,怎样确保呢?我意以为,要在一堂课中体现“三点一线”,即:切入点的把握,思考点的确立,兴趣点的激扬,以学生的接受、体验和探究为主线。
教室里的革命正在悄悄进行,“站三尺讲台,放万丈光辉”,这是教师一生的荣光,也是教室天地里的永久辉煌。

四、每个生命都在完成着自己的历程(语文教师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从“提高教师素质”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话语转换,是润物无声的革命,这无疑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少先队时代的“时刻准备着”,不应该在记忆的沟谷冲洗殆尽,尴尬和无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面对,只有积极行动起来。借助“新课程”这个平台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仅“知识结构”而言:一是本体性知识,即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二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三是实践性知识,即教学反思而渐次形成的教学经验。除专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外,还应有专业思想的提升和专业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停留于操作层面和因循经验,更可避免将个人知识过多地渗入教学,从而摆脱“我向选择”。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语文教师,才能借助自己在专业方面的积淀和修养,以及自己的气质、格调和品位即人格魅力引领、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教师成为课程”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浙江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李海林先生作了这样的警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面对的矛盾,一是作为国家语文教育政策改革计划本身的问题,它的不成熟与它必经承担指导教师个人语文教育改革的使命之间的矛盾;二是国家语文教育改革计划与教师个人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之间的转换与实施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两个矛盾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在继续开展改革“显性的阐释与引导”的同时,着重开展“隐性的导引和控制”。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话语重建”为重点的,后者是以“田野工作”为重点的。
李海林先生的思考是思想者的锐敏和深刻,是着眼于现实和长远的忧思,是新生代学者的襟怀和品质,是批判性建设者的良知和道义。责任和使命都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许身孺子,献身事业” 。“生活是使命,而不是谋生之道。谋生之道是职业,使命是事业”。因此,在“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语文教育工作者当自己给自己提个醒。

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完全决定于环境也不完全决定于机遇,根本在于你自己,你的观念,你的信仰,你的理想,你的学识,你的品格,你的态度,你的习惯和你的行动,而且你必须是你自己。像鸟儿在天上飞,像鱼儿在水底游,人啊,怎能不在的苍茫的大地上行走,怎能不在艰难的世道里搏击,向着风雨,向着泥泞,向着坎坷,也要执意地走下去!“要有光!太阳的光明是不够的,必须有心的光明……”“我们来到这世上,为的是发挥光辉!”(王元化,《思辨随笔》)
各位同仁,我正在联络各方力量筹谋建立“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联谊会”和“四川省中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联谊会”,也着手于与大学教授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参与到中学语文课改中来,以提升中学语文教育科研的学术水平。特级教师的“互动、促进、引领”,青年教师的“传承、创新、发展”,大学教师的“渗透、激活、推动”,所有一线教师的“求实务真、开拓创新”,将会全盘激活和推动四川的中学语文教育。
向着真、善、美,生命的河流上,浪花在微笑,帆和浆的指向,是没有尽头的远方。不计其数的兄弟姊妹,吟唱着共有的心声:我们存在着,我们努力着!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