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到底是什么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6-09-12 15:22:51 点击数:
580
语文到底是什么
语文到底是什么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统一。”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其实语文是一个民族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产物,又是这个民族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母语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自己的语言,不能充分发挥和享受母语的巨大潜力和无穷魅力,不懂得珍惜本国语言这一宝贵遗产并使她在特定的条件下健康发展,不断焕发夺目光彩的民族,会是一个多么没有出息的民族。都德的《最后一课》说的难道不是民族尊严吗? 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交流思想、获取知识、存储知识、总结成果、从事社会活动的工具;是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启发人的思维智慧,是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所以常有人说:“学不好语文,就难以获得一个圆满的人生。”也正如斯大林所说:“没有语文,社会定会崩溃的。” 古有圣贤曰:“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又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可是读书并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学习语文的过程,正是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人格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培养和提升的过程。学习语文,可以懂得许多道理,增长智慧,培养起真正属于人的性情。古有谚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就是人类具有的良知,能够同情并且有追求进步的愿望。这就是语文所能达到的。 许多人都会这样颇有感慨地说:“语文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其实语文不仅思想美、情节美、语言美,而且能够陶冶人的心灵。教育家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确实是的,在语文课上,我们想象那“淮水东边旧时月”,伤感那“杨柳岸晓风残月”,体味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珍惜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怜惜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挥洒那“大江东去浪淘尽”,感悟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启心智,长见识。诗人余光中说过:“中文,乃中国人心灵之所寄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魏不朽,让我们常保中文的灵动和清纯。”语文的灵魂是情感,是美。学好语文,就会“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 怎样学语文呢?教育家魏书生说:学习语文有三个方法:①知识积累,②阅读,③写作。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说:“语文课从本质上无疑是立人之课,它是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高人。”其实就也说明学语文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注重积累的过程。语文不像其他理科类一样清晰可辨,操作起来有章可循,它需要一种整体的感受,经验的累积,持续的涵养,提高语文能力,需要一种渐进的过程。语文往往让人捉摸不定,让人感到模糊,让人感到不像理科那样学一点就获得一点的喜悦。有人戏云:语文,三五天不学无所谓,三五周不学看不出来。乍一听,还真有道理,但是,三五月、三五年就有问题了,问题还是很大的。毕竟是要高考、要生活的。学习语文,当积累到一定量时,它会产生质变,让你感到一种飞跃,感到一种充实,感到一种终生的幸福。人不能失去语文这个根,人生更不能没有语文。
文学,一生的朋友
人应接触文学,因为文学给人的东西实在多了。 别林斯基曾说过:“文学有巨大的意义,它是社会的家庭教师。”文学会影响人的品德、性情、修养、情感甚至整个精神世界。肖复兴先生曾说过一句非常实际的话:语文相伴十二年,文学相伴一生。作为高考科目,语文已成为一种表现技能的工具。相对而言,文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 谈到文学,无非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欣赏文学。肖复兴先生提出“兴趣是阅读第一因素”指导学生阅读,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感知和吸引力。许多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品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伤感、美感、敏感的文章,在生命中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在阅读时,应注重大、小、雅环境的营造。阅读是与人的成长密不可分的。 其二是创造文学。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同学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对于这些,鲁迅先生曾说过:“对于写作,我没有什么可说,无非是多看书和练习。”多看书,就是指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即阅读和观察社会。曹文轩在《我的作文教学观》里作了非常个性鲜明的阐述。他共分为七个阶段。(一)美的力量大于生命的力量。作文应注重语言美、情节美、结构美,那样给人以视觉冲击力,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二)有意思的文章应多注重。对于文章,许多同学都讲究该批评什么,赞扬什么,一目了然而没有发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三)培养感动情绪。社会发展了,人的那根脆弱的、敏感的神经很难再有颤抖了。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泪水会流动。(四)有忧郁性。很多美的文章大多数是有忧郁情结,因为那最能引起共鸣。(五)知识修养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读书,多积累,有所依才有所悟。(六)素描心态。要学会打好基础,凡高从画土豆开始,达·芬奇从画蛋开始,底座牢固,才会雕砌更好的建筑。其次是凝视,观察身边的事。(七)虚构,作文应有虚构性,那就是应具有编故事的能力。有一个小孩从山谷里出来,大喊狼来了,后面真有一只狼,那不是文学;如果后面没有狼,那就是文学。 学习语文,就是学会解读生命。 青春,因为有了语文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语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