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6-09-10 08:41:35 点击数:
549
反思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 自新《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了。一个超越预设现今弥香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成!“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育者不再囿于一孔之见,定于一家之言,而是尊重异端,容纳叛逆。课堂俨然成了多声部思维合奏曲。于是《亡羊补牢》既可以解读为为时未晚,也可以解读为追悔莫及;《滥竽充数》既可读出南郭先生之伪,也可读出齐湣王之智;《落花生》中的花生未必是理想中的人生,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实用才是尽善尽美……诸如此类异彩纷呈。生成的课堂渐为众多专家、学者、教育者所激赏和倡扬。 的确,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但是,我们有些语文课堂因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诸多生成让人颇难释怀。 现状点击 镜头一:某教师教柳宗元的《江雪》,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老师,这位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一生满脸疑惑。“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我认为是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去卖的。”学生接二连三地解读。教师若有所思:“嗯,有些道理,你明白了吗?”“啊!”被问学生一脸茫然。突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教师无所适从,把“球”踢回给学生。“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会结冰的。”教师恍然大悟:“哦!是这样,你明白了吗?”“嗯……有点明白了……”那学生也只好作罢! 老师质疑引导,可当学生提疑并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见解时,老师不能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入点化、引导,去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双方交流着一些俗不可耐的回答,做着一个有趣而无意义的游戏。面对生成,教者无所适从。 镜头二:笔者曾听过《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教师为了体现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便设置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已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孩子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称,狐狸很坏、很狡猾;乌鸦很傻、很可笑之类的。老师似乎觉得不够创新、不够求异,便千方百计启发诱导。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名学生兴奋地说:“老师,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老师连连称是,并表扬他很有见解。 私下与这位老师交谈,提及“狐狸聪明”的事。他有点不自在地说,曾读过某教学杂志关于《狐假虎威》的教学片断,就有学生评价狐狸聪明而被老师倍加赞赏的教例。于是,他就依样画葫芦。可后来转念一想,隐隐约约也觉得不对劲。想想《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与《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彼狐狸非此狐狸,怎能混为一谈、同日而语?前者是欺诈卑劣而后者则是生存智慧。很显然是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面对生成,教者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以致引导失控。 何也? 也许,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观念上认识蒙胧,还没有很好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知生成为何物?课堂生成了,教师引导了,要引发学生哪些生长?等认识上模糊不清。二是面对纷至踏来的生成,教师没有智慧启迪,抑或还没有建构起较系统、科学合理的实践策略,尽管我们并不完全主张什么模式,但规律总是存在的,规律总会给人更多的自由。 理性思考 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所以,生成的课堂充分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它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生成”与“预设”相得益彰 “生成”对应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已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离开了预设,生成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了生成,预设亦即变成教条,没有了智慧挑战的课堂难道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吗?因此可以说,课堂是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预设的,在对立统一中优化整合、有效建构、全面发展,让课堂智慧挑战成为可能。 二、“生成”以“发展语文素养”为依归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不妨这样设问:生成的究竟是什么?引导生成最终以达到什么为根本目的?从语文课程的特点看,生成的不外于工具与人文两个方面,工具即语言,人文即精神。语文课程最终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目标,而语文素养又集中地体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从这层面上讲,生成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依归的。然而,纵观当今诸多生成课堂,对人文内涵的过分宠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上述两个现状就是如此),虽说生成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当生成接踵而至时,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鲜活灵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分析语言现象,把握语言规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事实上,人文性一直就寓于工具性之中,抓住了工具性就有了感悟人文性的物质基础,就等于抓住了人文性。语文就是语文,只不过较多地体现一些人文精神而已,人文绝非语文一科能够独当其任。那种在课堂上只求形式,哗众取宠,不求实效的做法,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最终因为求一时“精彩”,架空了语文本体,失落了人文内涵,导致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步履维艰。 实践策略 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读懂文本,让文本语言及其承载的思想影响感染学生;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文本,让跳跃的思维插上理性的翅膀思辨地穿梭字里行间;还要引导学生勇于超越文本,让更丰厚的语言和精神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勃发。 一、读懂文本 生成之本 读懂文本是生成的根本。如果连课文都读不明白,谈何生成?如果有,亦是无源之水不活,无本之木不长。从这点上看,生成是建立在读懂文本基础上的。读懂文本,不仅需要我们悟遣词造句之妙,因为遣词造句是构成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丰富语言、运用语言最基本的物质凭借和技术手段,是生成语言、发展语言活力的“细胞”;还需要我们悟布局谋篇之美,由于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千姿百态,照应美、对称美、递进美、并列美观照其间,从经验讲,人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人问你,觉得怎样?回答往往是一种整体性感觉,这自然少不了文章的结构问题,可见结构之于文章是何等的重要,同时也是生成新结构的范式;更需要我们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之味,能打动人心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也正是这种内涵着的美,它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最本质部分,是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制高点”,是促进课堂生成充满智慧灵光的催化剂和生发精。 如老师上《小音乐家杨科》,文中有一句话:“……‘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老师抓住“躺”字问:“‘躺’什么意思?”学生说“躺”是“放”、“摆”的意思。从字面看,这样的理解已合乎语意。但我没有就此打住,继续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感悟:“噢,那在这里为什么不用“放”或“摆”,而用“躺”字?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有的学生欲言又止。于是我又用感人肺腑的语言启发:“想一想扬科怎么会死的?无非是想摸一摸心爱的小提琴而被活活打死的,他那么酷爱音乐,是个音乐天才,可他将远离这个人世,与我们永远地告别了,此时的他什么都不是,什么也没有了,只有——”学生恍然大悟,语思畅达,情感溢动,语言喷涌:“所以,扬科离开人世时,只有小提琴陪伴着他。”“此时此刻,在扬科眼里,它不仅仅是一把小提琴,而是生命中最知交的朋友了。在这里只有“躺”字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灵性的……”这样的课堂,教师以智启智,以情唤情,课堂在师生心灵交汇的平台上,生成旁逸斜出,呼之欲出…… 二、质疑文本 生成之源 生成源于质疑,深加工的疑问永远是学生生发语言、陶冶情趣的焦点。从质疑出发,便能让文本离得更近,从而大大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质疑文本,就要将疑贯串于学习始终,读前有疑,读中释疑,读后存疑,解决旧疑存新疑。我们的教学应该在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中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在相继生成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问题,实现质疑与生成的完整化归…… 质疑文本既有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的表层质疑,随之生成的主要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知识和感受;有在研读课文时,对文章的结构层次、写作风格、精妙语句等的深层质疑,随之生成的主要是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和能力;有在深读课文时,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区别、迁移的联想质疑,随之生成的主要是以运用为主旨的新情景和新方法。如此课堂,质疑贯彻始终,生成水到渠成,加之教师智慧点拨,生成亦即变得灵动而厚重。 如一老师上《草船借箭》,深读课文时,老师让学生提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一学生的提问出乎意料:“从课文内容看,诸葛亮不是向曹操借箭,哪有这样借的?倒不如说是“诈”或“骗”,所以我觉得这个课题不准确。”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这样想。”“老师,我不同意!”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此时,教师没有敷衍、搪塞,也没有按自已的预设强行施教,而是顺水推舟。“究竟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借”字好,还是用“诈”或“骗”准确,我们再把课文细细地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来个现场辩论。正方:大家知道,事情的起因是周瑜借公事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为国为已都要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谁都知道十天造十万支箭都是不可能的,何况三天?不借怎么行呢?书上说,船两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以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骗箭还要说谢吗?只有借箭才会说谢谢。反方: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曹军摸不清虚实,骗曹军射箭,这是骗;诸葛亮明知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可还是答应下来,并立下军令状,这是蒙周瑜,也是骗;再从诸葛亮做准备来看,不让鲁肃告诉周瑜,也是为了骗箭,而不是借。反方:曹操最后知道上当,要追也来不及了,从这点看,也说明是骗而不是借。正方:两军对垒,运用计谋,不能说是诈与骗。再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交战中,诸葛亮又把这些箭如数地奉还给曹军了。反方:用骗来的箭射人家,有这样还的吗?……这样的课堂,生成基于质疑而丰富多彩,疑问借于生成而豁然明朗,学生在对非曲直的旁征博引中生成的是包括语言在内的更智慧的精彩。 三、超越文本 生成之宗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如一教师上《麻雀与燕子》,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一只燕子看到一只麻雀在它的窝里,燕子飞去找来很多朋友,他们把燕窝封了起来。而燕子却还在窝边唱着歌,绕了几圈后便飞走了。老师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麻雀与燕子》,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只燕子很残忍,它把一只麻雀活活地封死在自己的窝里。”“我不喜欢这只燕子,因为它太无情了。”一个学生很干脆地表明态度。第三个学生补充道:“我也不喜欢这只燕子,因为燕子与麻雀都是鸟类,它们应该互相帮助。”这时,老师说:“你讲得太好了,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是朋友,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爱才对呀。”话音刚落,又一个学生发言了:“我不喜欢这只燕子,因为它很残忍,我也不喜欢这只麻雀,因为它想不劳而获。”“你很会读书,你读出了自己特有的感受,真了不起。”老师表扬了他,并且接着引导,“既然你们都不喜欢燕子和麻雀,那你们心目中的燕子与麻雀是怎么样的呢?来,拿起你们的笔,我们重新改编麻雀和燕子的故事,让麻雀与燕子都变得可爱起来。”于是学生动笔改编故事……这样的课堂里,生成的不仅仅是语言,学生在语言的演练中,自然地进行着人世间最崇高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这样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永恒追寻的美好境界。 的确,语文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神营养,只要学生“悟”得其神,“疑”得其精,“超”得其度,他们的精神必将更加富有灿烂,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必将更加丰润厚重,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将充满智慧的灵光。 |
- 上一篇:余映潮《教例评析》25篇
- 下一篇:于漪:一个曾经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