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研

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

                                                          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
                                              ——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思考
                                                     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苟志弘
       我们先来看两份报告: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报告这样叙述了访问团的见闻:“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扳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调个头,好象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无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摇去。”由此,访问团得出下面的结论——
    “美国的初等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下了自己的见闻:“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他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里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结论中,美国考察团是这样写道——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历史给中美两个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富于个性、创造的人才,而不是思维单一的书呆子。仅有知识,不会创造性的运用,那就是书呆子。在书呆子那里的“知识”并不是财富,也不能带来财富。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我们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很重要,语文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语言成长和发展,实际上是思维与智慧的发展,在思维和智慧发展的同时,思想、情感也在发展,教师是启智者,给学生智慧,打开学生智慧之门是教师最神圣的职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背诵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他们的形象思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力一同成长。把学生的想象力堵塞了,就没有创造力,哪能拿诺贝尔奖啊!
        一 改造语文课堂:我们必然的选择
       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从冷静地反思我们的教学开始。究竟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哪些做法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呢?我觉得以下的一些教学则反映了相当范围的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更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乃至灌输
        班级教学的进步性是任何人无法抹杀的。但是,产生于工业时代的班级授课制发展到天,产品加工的工业意味越来越浓。人成了知识的奴隶。为了整齐划一地获取知识,甚至为了获取卷面上的高分数,因材施教已没有了现实意义,能力的培养更是远离课堂。灌输和死记硬背成了教与学的法宝。拿造句来说,这项训练,本来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巩固学习的词语,并且在此过程中完全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拓展造句的题材、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许多教师竟然让学生死背现成的句子,不关注学生的生活,还要告诫学生在答卷时必须写背下的句子,不准当时造一个新的句子,而且句子的字数不要多,因为那样会扣错别字的分。用得着这样去死背吗?其实我们的学生生活中就有很多活生生的句子,老师们,让我们学生多读书,多关注身边的生活,还怕造句吗?还有组词,“葡萄”的“葡”,“玻璃”的“玻”组词要组3个,而且只能是两个字,玻璃,怎么组啊?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语素,如果字数不限的话,可以组“红玻璃,蓝玻璃” 等等。还有找反义词“海洋、忽然” 的反义词,我是找不出来的,在座的老师能找得出来吗?还有作文,一到要考试时,就让学生把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想象的等各背诵一篇。可见对学生的创造力压抑到了什么地步。
        (二)把活的语文学科教成了死的学科
        语文学科由于它的内容的丰富性,本来是一门生动的学科。神奇、美妙的母语本来可以撩拨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然而,我们的课堂上少的欢声笑语,多的是沉默寡言;少的是书声琅琅,多的是被动听讲;少的是议论纷纷,多的是接受灌输;少的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多的是教师一言堂。对于许多课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各抒己见,求异思维,创新的火花往往由此产生。而我们的许多老师却用成人的观点、政治的观点去套学生,(钱梦龙老师讲了个笑话,将革命进行到底)最淳朴的认识泯灭了,最真实的认识遮掩了,培养的是说出老师“心里话”的“遵命”学生。“遵命”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从何谈起?在巴州区课改调研时,在一所学校听到一位教师上《夕照》这课,是五年级上册的,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这位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这些学生普通话差不说,读得很快,没有语气,甚至断句都有很有问题,比如这段:“太阳被裹上了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扬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可老师没教读,更没范读。老师就讲课文,读一句讲一句,整个课堂就是问答式,板书时,1-4段如诗,5-7段像画……,老师们,我们都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诗如画,能分开吗?原来我看旁边一位学生的《字词句篇》中就是这样说的,就是这样设计板书的。我们不要相信教参书,其实我们参考书上的东西有的也是错误的。
        我在一所学校里听有一个教师还用多半节课带着学生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不厌其祥。我对至今仍有人恪守旧法感到惊讶,可是这位教师还很自信,他在学校里,在校长眼中是很称职的教师,因为他很听话,哪怕是自习课他都在讲课。我说你误了我们的下一代啊!学生自己没时间,没空间,能学好吗??
有些教师以做官为人生目标,以玩乐为能事,听他们谈教学就象“业余教师”一样,他们终年不看一本新书,有的教师甚至说不出任何专业刊物的名称,我们的老师知道中外教育家的名字能知道多少个?
我觉得一个教师,学生不喜欢你的课,学生听你的课受罪啊,那你就干脆别教书,你误了他们啊!亲爱的老师!老师们,学生不喜欢你的课,他能学好这门课吗?作为语文老师,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以我认为:一位合格的教师我认为: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这个班你不教他们了,他们还是照样喜欢语文学科才行),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内容多么丰富啊,语文老师能把课上到学生毫无兴趣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我不认为这句话说得刻薄,因为语文是最有灵性的学科,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还与学生交流情感,共同浸润其中;如果把语文课弱化为简单的记忆训练,多做练习题,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事,何苦啊?我们看到一些学校的孩子,特别是6年级的学生,早上7点就要到校,晚上有时7点过还没回家,学生多苦、多累啊,有很多教师还说自己苦,自己累,那是你自讨苦吃啊,你把我们下一代误了,你还好意思叫累啊?
         再如:一道三年级语文试题:把下列字词连成句子写出来,再加上标点。给的字词是:发明、电灯、爱迪生、是、的。有一个学生的答案是:“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尽管语句通顺,也符合题目的要求,而且是个正确的语调句式,(句子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但老师给的是0分,理由是标准答案是“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或“爱迪生是发明电灯的。”我们并不反对标准答案,也不是说在任何问题上也绝对不可能有标准答案,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标准答案当然是“北京”。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标准答案不仅是唯一的,而且是极其死板,规定只能答哪几条,连次序都不能变。“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许多好学生是教师评价的结果。教师应该更多地激励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不是一味地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压抑学生、打击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关注学习的结果。
        (三)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社会的进步,使我们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的阴影还时时闪现,课堂的主人不是学生的,课堂完全成了教师的表演舞台,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演了一出“教案剧”。为了顺利地达到既定的知识目标,教师严密控制课堂,不允许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和质疑,甚至连学生发言的欲望都不能给予满足。只要学生答出了老师心中的答案就马上收兵,进行下一个环节。一句话,学生是为教师服务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怎么能够得以培养起来呢?
比如:一个老师在一次说话作文课上,题目《梦》,说说写写自己的“梦”,其中有个平时寡言少语的男生怯生生地站了起来说:“每当夜幕降临,我总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老鼠……”没等他说完,孩子们哄堂大笑,老师自然也不例外,随后老师扔给他一句话:“坐下吧,下次想好了再说。”过了十年,那个男生已大学毕业,当了法官,他在给这位老师的一封信中,把当时课堂上没有说完的梦寄给了这位老师:“每当夜幕降临/我总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老鼠/把冬的光辉偷回/还给迷人的金秋/把夏的鲜花盗来/装扮春天的鲜艳/把世间的黑暗统统偷走/哪怕闪电划破云头/哪怕寒风刺透心房/我也绝不缩回自己伸出的手臂”。(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老鼠也可以代表真、善、美的英雄)
        再如:一个老师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出了一道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他熟练的启发,引导学生去进行补充命题,几分钟后,同学们欢声雀跃,个个神采飞扬,思维流动。有学生说:我学会了做饭,全家人吃着我做的饭菜,笑得是那样的开心。有学生说:我学会了洗衣服,解除了父母对我独立生活的担忧。有学生说:说我学会了学习,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努力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中一个平时有点调皮的学生说:我学会了撒谎。话音刚落,班中哗然,一阵捧腹之后,老师启发学生背《小学生守则》最后一条——“诚实谦虚……”老师说:学会诚实还担心不足,何曾需求学会撒谎?这位学生脸窘得通红,无趣地坐了下去。
        批改作文时,老师看到那位有点调皮学生的作文,怔住了。那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奶奶和母亲常为一点点小事而吵得面红耳赤,有时不可开交,父亲忍受煎熬,待家中战争稍稍平息,只有我去安抚两位战士——奶奶和母亲。有时爸爸做些好吃的,我盛好端到都在生气的奶奶和母亲的床前,对奶奶谎称说:这是母亲叫我端来的,她觉得刚才对您有点过分了,自己不好意思来。对母亲谎称说,这是奶奶叫我劝慰您的,她说她人老了,有点糊涂了……,就因为这美丽的‘谎言’,家中惨淡的愁云散了,或许是奶奶和母亲,看在我年幼但有一片虔诚的孝心的份上,或许是她们看在我 被逼 撒得不太自然的‘谎言’上……”看到此处,高老师笑不出来了,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在老师和同学们讥笑之后,屈辱地诞生了。
       (四)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缺乏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化
         本来,对于传统的教学应当是辨证地扬弃的。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成了一成不变的东西。走遍各地,你也许会发现,课是那样的雷同,教师的个性在教学中得不到张扬。许多老师停留于一般的“继承”,而忽视了对教学的研究和发展。老师创造性的劳动在这里打了折扣。我们说,一个没有创造精神的老师又怎能会在课堂上自觉地重视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呢?比如:在一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举手起来读书。一学生读完后,教师说:“你真棒!我们来鼓励一下!”小朋友训练有素地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到:“棒!棒!棒 !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不绝于耳。这是当今小学(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的一幕。再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小站》,要求学生回答“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站确实很小”的问题,很多学生举手回答,其中一位学生首先获得发言权:“一是这个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从来不停;二是这个小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三五个乘客。”这位教师一听,情不自禁地:“啊,答得真好,非常正确。你真聪明!和老师想的居然一样。”教师原本以为这样一表扬,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刚才举起的一只只小手“忽”地不见了!老师一脸茫然。其实,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一听到学生的答案和自己所想的一样,就万分激动,高度赞赏,“非常正确”脱口而出,过早地对学生的答案作终结性的评价,扼杀了学生创新与发展思维的火花。试想,这个学生的答案真的非常正确吗?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老师提相同问题后的教学片段:
生1:我从“小站上两个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这句话中看出小站的小。
师:哦,是吗?我想同学们一定跟老师一样,很想听听你是怎样想的?你能说说吗?
生 1:如果是一个大站的话,就不会只有两三个工作人员……
师:你能从工作人员的多少来推断车站的大小,这是个好办法,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
生 2:我是从“蜜蜂嗡嗡地飞舞,使这个小站非常宁静”这句话看出这是个小站的。
师:这也能看出吗?
生2:如果这是一个大站的话,人肯定很多,那声音也会大一些,就不会听到蜜蜂的嗡嗡声。所以从这里能看出这是个小站。
师:你们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啊!还有吗?
……
     这位老师听了第一个学生的发言没有马上评价,只是引导发言者和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对第一个学生的补充发言也没有评价答案的对与错,只是肯定了他的思维方法,激励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对第二个学生的发言教师虽然有些意外,但没有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说,并及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
       (五)我们的教育成了加工整齐划一的“零件”的模具,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们会在许多学校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小学生刚上一年级时学习的欲望很强,兴趣极浓,对于老师的提问可谓争先恐后地发言。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探讨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上了初中,回答问题的学生是寥寥无几,到了高中,几乎没人回答问题,老师也就干脆不提问。我在很多学校看到高中老师上课,全是满堂灌,一些学生在听讲,有些学生根本没听,课堂死气沉沉。到了大学,几乎都是近视眼,成了书呆子,可到大二的时候,像动物冬眠结束了,全都苏醒过来了,怎么回事呢?到处都是成双结对谈恋爱的。
这里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的课堂枯燥无味,而且在日常的教学中没有发挥教学民主,没有针对人的学习的特点实施教学。而是认为,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必须回答正确,否则,就不是好学生,学生就要看老师的脸色。长此以往,学生再也不敢倾吐内心的思想,而是互相观望、等待,以至等老师说出标准答案。学生不敢说、不敢想,创新精神从何而来?
       实际上我们的教育成了模具,不管你多有棱角,都被熔化,铸成一种造型;我们的教师成了“园丁”,不管你多绿多嫩,为了整齐划一,都会在“咔嚓”的铁剪下丧生。入学前和刚进学校的孩子充满幻想、活力和童稚之趣,经过教育,就像从一个模子里走出来的那样,单调机械,世故乏味,丧失个性。
我看到一篇报告:一位外国教育家来中国考察。他先到幼儿园去,用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一点,黑板上就出现一个小白点,他问这些还未进小学校门的孩子 :“这是什么?”孩子们活跃极了:这是星星,这是小虫,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树上的甜果……各种各样的答案,想象丰富多彩。接着,这位专家又来到一所中学的初中一年级教室,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提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全班同学茫然了:“这是干什么?”专家语调轻轻地解释:“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是问你们,这是什么?”全班同学这才恍然大悟,齐声回答:“这是粉笔点!”没有一点杂音。专家感叹地说:“通过几年的小学教育,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和固定的,缺乏想象力。”
        这个事实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的破坏性,看到了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明天的苍白、单调。
最糟糕的是有些经验型老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对象,其中能够运用工业生产方式,用车床和模具制造出一批批千篇一律的齿轮和螺丝钉的,已经算是“先进生产方式”了;更有甚者,是像制作咸菜那样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他们所依靠的主要手段是揉搓和浸泡:这道题给我做十遍、二十遍,风景描写的手法共有多少种给我背下来,鸡兔同笼先数腿还是先数脑袋记住了没有?等等。说句刻薄的话,我看对这样的“教育”模式只能形容为一锅盐水,把这批学生送走了再来一批如法浸泡,不管你是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变为成品之后,包你统统成为酱黑色。像我们这样培养的孩子没有个性、没有创新,能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吗?……
我们的教育一个“统”字了得。统一的体制,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命题,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仿佛一切是为了制造标准零件。要知道,人是千差万别的,教育能搞大统一、标准化吗?一个模式,只能束缚老师、学生的创造力。
        (六)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割裂
        我们有些老师的语文教学给学生的感受似乎是:坐在教室里才是学语文,走出教室就没有了语文,语文和生活是割裂的。我们常看到,学生能查字典理解一个词语,却不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一到作文时,学生就端起架子,愁眉苦脸,生编造文,而忽视了作文的材料就在生活之中。学生的作文内容也是空洞干瘪,口水话、口号话多,不乏雷同之文。比如有的同学写人,总喜欢写救落水儿童;拾金不昧;自己的东西掉了,错怪同桌,后来找到了,委曲了朋友,故意来点曲折;路过麦田,一定充满丰收的喜悦;见到三春景色,马上想到祖国的锦绣河山与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连写自己的父亲、母亲,都不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千篇一律,刻板老套,没有个性,没有创新。而一些有血有肉的鲜活文章,常常被冠以“思想性不强”的帽子。作文的乐趣在作文的摇篮里被扼杀,恐惧作文的心理迅速滋长。
其实,课堂上远不只这些抑制学生创造精神的现象。封闭、僵化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泯灭了生命的活力!
因此,我们必须在反思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  改造语文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
      一个人思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他工作中的种种观念,而这种观念必然表现在一名教师整个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的确,思想是行动的灵魂,观念是思想在某些问题上的反映。先进的观念解放教师的心智,给人以创造的空间;陈旧的观念束缚人的手脚,让人故步自封,乃至刚愎自用。
       一次,陶行知先生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走进教室,就把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起一把米让它啄食。可是公鸡惊惶不肯啄食。陶先生见它不吃,就强按鸡头“请”它吃,公鸡拼命后退,仍然不肯吃。陶先生干脆扳开公鸡的嘴使劲往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死也不肯吃。之后,陶先生松开手退后数步。公鸡稍稍平静,徘徊一阵后,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悠地啄起食来。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的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对于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讲,必须从更新观念做起。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真正从既有的课堂模式中跳出来,真正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培育起学生的创造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得有创新思想,说到思想,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思想,人要没有了思想就没有了灵魂,尤其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应当是思想者,语文课应当担负起学生思想启蒙的任务。可在一所观念保守的学校里,只要老师安分守纪,死水无波就可以保证长治久安;而有一点新锐思想,有独立意识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总是首先受到怀疑与压制。这也是造成教学改革长期劳而无功的一个基本因素。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那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一个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一般而言,学生缺乏批判能力,在于教师自身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没有这样的能力背景,教育的“创新”,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如果教师没有独立的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转变以下几点认识:
     (一) 课堂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的教育的任务而存在,同时应当使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健康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应该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又应该为人的发展服务,而且二者应该是统一的。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就应当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课堂教学只重视整齐划一地传承知识与培养技能,只重视整齐划一地传承社会的道德规范。其实,传承社会的道德规范也好,传承人类的知识与培养技能也好,并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你怎样地进行课堂教学?你怎样地理解教育的任务?如果单单地认为到此即可,那很有可能会把语文课上成了单薄的文字练习和生硬的道德灌输课。事实上,我们有些老师就是这样教学的。这样的教学怎么可能实现因材施教呢?当教师的教学没有触及每一个孩子心灵的时候,怎么可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不可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学生质疑的权力自然被剥夺,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被泯灭。我们学生的个性没有在课堂上得以健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而被压抑了。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教学则要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道德情感得以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地发展。
      (二)教学工作的价值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一部分,它不应当是功利性的,而应当体现于教学工作上的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学生无私而深厚的爱
       许多老师都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呢?有的认为在于奉献,也有的认为在于创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老师却并没有这样做。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劳动,他们把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自己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因此,他们不能容忍自己教学后学生仍然会做错题,不能容忍学生听写时写错字,不能容忍学生课堂上回答不出自己的提问,他们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抱怨,或挖苦、或讽刺、乃至变相体罚。这样的老师,能是称职的老师吗?老师们,如果学生都不写错字,都能做对题,都能回答对问题,要我们老师干嘛?正因为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才需要我们的老师啊。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一些老师是有功利思想的——不管你是否承认,陈旧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以至一些人并不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他能自觉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吗?不会的,他要用自己心中的答案去框住学生,别让孩子的思维“跑”了——实际是怕学生的思维“活”了。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这样你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之高兴;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门专业来研究,创造性的劳动会使教师的工作“升值”;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工作,才真正体现了当代教师的风范,才体现了一名教师工作的价值。而在这当中,教师的生命价值也得以充分的体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四块方糖”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故事), 陶行知在担任育才中学的校长时,一次看到一位男生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先生来到校长办公室,这位男生已经站在那里准备挨训。可一见面,陶行知先生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递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这位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在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这位男生更诧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这位男生的手里,说:“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侮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这位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先生满意地笑了:“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给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办公室。
老师们,听到这个故事,我们有什么感想呢?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谛是牵引人的灵魂!”
       (三)教学是通过学习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
说实在的,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的很多东西都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吗?其实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后来自学的。
        最终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概念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这种概念的建立靠什么来实现?靠我们老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行为。传统意义的教学关注的是知识本身,自然“传授”就成了这一观念下的教学方法,以至发展成“灌输”。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很少主动发问质疑,很少和别人争论问题。在他们幼小的心目中,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老师问,我回答”,学习就是“好成绩回答,差成绩听”,学习就是“站起来就要回答得正确,令老师满意”,学习就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这就是教学的悲哀!不管你承认与否,我们长期的教学导致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这是“知识教学论”的反映。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从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出发,则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倘若真的实现了这一转变,课堂上,教材就真正成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当成个例子”,教师和学生的手脚都会得到解放。通过我们的教学,解放学生的手、眼、口、脑,让学生的课堂成为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成为一个探索问题的场所,成为一个聆听他人的发言,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场所。当学生走出校园的时候,他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如何去掌握知识。这样的课堂必然是生动活泼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自然可以使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  改造语文课堂: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
       我们现在面对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行动起来,以现代教育的理念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高师生的课堂质量。在这里,我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创新教学方法
       现在的教师要做研究型的教师。把语文教学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学生修订教学方案,不要重复过去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是一个不断实现教学创新的劳动者。我们的课堂永远对学生有一种魅力才能体现它的生命力。拿语文教学来说,如果堂堂课都是一个模式,堂堂课都在枯燥地分析、讲解课文,小孩子的学习热情又怎么能被激发起来呢?读书,不是死读,应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化抽象为形象,“让话变成画”。
       比如,有位老师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时,突然电脑出现了故障,不能使用。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日出美丽的景色呢?他就采取了“朗读课文与画简笔画相结合”的方式。先让同学们一边轻声地读课文,一边在头脑中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同时,用彩色笔在纸上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出来,如果哪句话画不出来,就做个标记,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这一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孩子们认真读课文,认真地画画,图文对照,品读想象,从而形象地体会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而有的同学提出有些描写太阳动态的语句无法有画画的方法表现时,老师又采用“手势表现”的方法使学生借助表演在头脑中想象此景,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要把每节课视为自身生命价值的物化成果。不断实现教学的创新,这样,你会品尝到创造性劳动的乐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
      创造性蕴涵于学生个性的学习与实践中,语文教学本身可以更好地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首首意蕴无穷的古诗,给了人多少回味的空间,给了人多少想象的余地,它会引发学生许多独到的见解。如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读后,有什么感受,表现了老者什么?有学生说:这地方多美啊,只有老者在这儿静静地欣赏;有学生说:周围没其他人,他多寂寞啊;有学生说:老人可能有心事;也有学生说:老人很清闲;还有学生说:这老人太浪漫了;还有学生说:这个老人是个顽童……等等。因此,我们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议论,让学生各抒己见。
还有学生那一篇篇作文,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在倾吐。在作文教学中,巧设情景,激发思维,让学生写出鲜活的文章,倾吐富有个性的语言。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语句,更通畅地表情达意,而绝不来个“满篇红”式的修改。有位老师“以假如我不允许学生春游为背景,给老师写一封信”。学生情绪激昂,一篇篇富有个性的信交到了老师手里。其中一位女生竟在四十分钟里,一气呵成写了一篇一千四百多字的信。她旁征博引,语气时缓时急,文笔流畅,情真意切,其中有对春景的生动描写(意在触动老师之情),有对老师错误决定而产生的后果的分析(意在提醒老师之过),有对老师的真切恳求(意在打动老师之心)。可见这是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孩子。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必须让一个个孩子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个性健康发展的地方。
       (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真正还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动笔、去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落实,主体的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以生成。
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听课,老师讲的是“蚯蚓”。老师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每人捉一条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乱作一团,不时还有孩子惊恐的尖叫声。教师站在一旁一直不做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
      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课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孩子说:“蚯蚓身上一环一环的。”
有孩子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毛茸茸的。”
每个孩子的回答,老师都给予鼓励。
有孩子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
老师对此更是大加赞赏。
又一个孩子说:“我也做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的身上,然后吞进喉咙里,过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然活的。这进一步证明蚯蚓的生命力很强。”
老师异常激动地说:“你太了不起了!你为了科学实验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老师和每个同学学习。”于是全班同学为他热烈鼓掌。
      这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地结束了。课后,考察团与这位老师座谈。问这位老师:“学生捉蚯蚓的过程持续了15分钟,你为什么一言不发?为什么不让课堂尽快安静下来呢?”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只回答了一句话:“假如这些孩子连一条蚯蚓都捉不住,那我今天的课还有什么价值呢?”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自然课,与我们的拎着一张挂图,详细讲解的各部分生理构造和生活特性相比,显得课堂秩序“混乱”,教学内容“零乱”,可我们又不由得真心叹服,“乱”中透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我们在课改调研时,一位教师上科学课《放大镜》,他当讲读课文上,学生读了,老师边读边讲,枯燥无味。你拿个放大镜来让学生观察,照一照,几分钟、十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哪需要你在那读啊讲啊,学生多难受啊。
     怎样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2、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3、恰当地组织不同形式的小组讨论。4、鼓励学生质疑问难。5、精简教师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6、高年级重视默读的训练,加强自学的辅导,给足自学的时间。7、拓展学生学习的途径,丰富学生学习的手段。
       (四)给学生积极的评价
      我们来看这样几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一个小孩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映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孩子不爱上学,上课时心不在焉,像是在做白日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老师问他1+2等于多少?他回答说是3,看到老师拍桌子了,又改口说是2,同学们都说:“那家伙是呆子!”他是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念初一时因为数学不及格不得不补考。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做,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的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他就是伟大的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些话告诉我们,任何一只“丑小鸭”在不久的将来都有可能成为美丽的“白天鹅”,追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关注、去呵护,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学生,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更好地提供教育措施,积极地评价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走向成功。
什么是积极的评价?我认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上进心为目的评价就是积极的评价。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表扬再表扬,而是善意的恰到好处的激励,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起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憧憬美好的校园生活的愿望,不断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当经常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比如:在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质疑?是责备学生:“怎么读不通顺?”还是说:“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再读一遍,怎么样?”或者“跟着老师读一遍,可以吗?”;是严肃批评学生:“你想得根本不对”,还是微笑地对他说:“这是你自己独特的想法,下面再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是指责学生:“怎么就你的问题多!”,还是表扬他:“你一直在动脑筋,读书发现了许多问题,真是爱思考的孩子。”等等。其实,我们老师或许不经意的一句带有评价色彩的话,很有可能深深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态度。
       我们在南江县课改调研时,下两小学的陈寿贤老师,47岁了,却是一个开拓型、创新型的教师,他以前是教数学的,实施新课程时,他主动申请教语文,我们去的那天下午,他班是体育课,听说我们想听课,他主动叫我们听他的课,他自己立了个校级课题《小学中段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陈老师上的是三年级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大部分,是自主学习(1.结合图自由读:圈出生字、词(我在有些学校听老师上课,一节课学生没有一次用笔圈点、记录。一堂课上得再好,学生连笔都没动一下,能算好课吗?);2.问读、研究读;3.朗读:有感情读、快读、默读;4.说读后感觉、写读后感觉),二大部分是自主检查(小组、全班)。注重了语感的训练,也注重了读写结合,课上得活,学生学得轻松,效果也很好。我在课间休息时,看到学生的作文本,陈老师对一个学生的评语是这样的:“写得好,观察也仔细,你像个女作家哟!”还有学生在自己的作文后边,将老师指出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话语纠正过来,并写出了自己的想法,更值得钦佩的是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后面对老师的评语,都写出了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可见,陈老师的观念新,教法灵活,学生很受益。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绝不是简单的方法问题。我们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落到实处。
我觉得现在该更新我们校长的观念了啊。我们在课改调研时听到一些学校领导说,不说参加县市培训学习,就连校内的教研活动都很少搞,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没钱!在他们的眼里,只要教师循规蹈矩,能抄教案,学生的作业本上有“红勾”,到了教室,即使你不讲课,能把学生管住,不出什么事,就算是称职教师。居然还有个别校长,教师想出去学习,学校不给报销费用不说,教师自己掏钱去,还请不了假。理由也很简单:你那个班的学生怎么办?(找同事帮着上课)那学生出了事怎么办?你这次出去,那下次别的老师也要出去怎么办?可我们有些学校的校长,条件艰苦,同样没钱,很注重教育科研,派教师到省、市、县等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一学期就要花好几万,每一学期开展校内培训学习、校内赛课、教学论文交流评比等多种活动。比如巴中市中坝小学,17个教师,其中有6个代课老师,学生多少?120多人,学校有钱吗?可不管省、市培训、学术交流会等都要派老师去,上次到成都,他们学校就派了4位教师。还有像巴州区的义兴乡小学,很偏远,学校还在建修中,有钱吗?可每次培训学习都派人参加,而且他们学校里有多媒体教室。还有南江下两小学的大田村村小有图书室,有设备较齐实验器材等等,这些校长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完全是在为学校的发展着想,为学校的教育着想,为学生的发展、成长着想,这些校长是业务型、专家型的校长。因此,一个学校的发展,教学观念的转变,还要看我们的校长。             
      四  走出语文创新教育的误区
      纵观当今小学语文教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热门课题。同时,我们注意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实施创新教育,无论思想认识,还是具体操作,都存在着误区,违背了创新教育的初衷。我在这里就如何走出误区,谈点浅见。
      误区之一:思想认识模糊
      认为“创新”专指科学发明创造,把指导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当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这种模糊的认识,导致部分教师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殊不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学科密切协调,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就应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语文学科,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自由与创造的空间。因此,语文课堂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误区之二:操作定位过高
      应当明白,新与旧是相比较而言的,以什么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决定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持有的态度。那种把“创新”含义定位为“世界首创”的认识,显然是以人类历史作为参照系的。对“创新”含义的定位过高,直接引发了教师的畏难情绪。其实在创新教育中,“新”的比较参照系是被界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班级同学没说过和没做过的也可以看作是新的,甚至在学生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也可以看作是新的。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完成某道习题,都应视为有较高价值的“创新”。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并不神秘,创新并不是无从下手。
      误区之三:散敛训练失衡
       1959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吉尔福特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两大部分:收敛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进行收敛思维时,全部信息导向一个正确或一个人们认为最佳、最合乎惯例和逻辑的答案,具有单一性和闭合性的特点。进行发散思维时,我们常常不依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角度去思考,具有多无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正由于发散思维能产生多样性的特点,见诸报刊的大量文章最大程度地强调了对发散思维的培养。现在,让我们走进课堂,看看我们的有些教师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吧。如教《司马光》一课,不少同志总喜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司马光不去砸缸,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救出落水的儿童呢?学生们在老师的诱导下七嘴八舌。有的说,可以喊在场的小朋友一齐把小缸推倒;有的说,可以找一根竹秆把落水儿童拉出来;还有的说,可以抛给落水儿童绳子吊出来, ……类似的做法还很多,如教《曹冲称象》,老师要求学生想出与曹冲不同的做法;教《乌鸦喝水》,要学生想出与乌鸦不同的新点子,尽快喝到瓶子里的水……凡此种种,在观摩教学中屡屡出现,大有非“发散”而不能成其创造之势。这似乎给人一种误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等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压倒一切,培养了发散思维就等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其实,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同是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两翼,放弃了收敛思维,过分拔高发散思维,仍然无法构成思维主体完善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仍将影响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
      应当明白,发散思维,就其本质而言,它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思维的最终结果。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必须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二是要严格地遵循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要实事求是,充分地考虑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四是要以坚实的、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作基础。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对客观规律的充分认识,没有牢靠的知识经验作基础,“发散”就会变成盲人瞎马式的万箭乱发。
      其次,从学习心态来看,收敛思维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指向性,这是它的特点,但决不应成为它的缺点。从不密闭的一般过程来看,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在思维的连续阶段中互为主次,相辅相成。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收敛思维常以思维主体已有的背景知识为思维原料以贮存于大脑的先例模式为思维依据;以理性的、逻辑推理式为思维的主要方法。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的迁移创造,更属此种情形。因此我们应努力克服思维训练的片面化、形式主义。
       误区之四:文本解读随心所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看到因课文解读提倡多元化,而出现不管文本主旨,强行“发散”的怪圈。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让学生思考:狼向小羊扑过去以后的结果怎么样?因为课文写小羊扑过去就打住了。虽然没有直接挑明,但从文势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很明显:狼把小羊吃掉了。然而,在为没有直接写出结果,形成了空白,学生立即“发散”开去有的说,恰巧这时猎人来了,枪响,狼毙命;有的说,狼扑过去小羊本能地一闪,狼冷不防一头撞在小羊身后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命归西;有的说,羊巧妙周旋,把狼引进陷井里;有的说,狼扑得太凶,掉到羊身后的河里淹死了……学生的“发散”训练,精神可嘉,而老师对学生的各种发散思维的答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积极思考,使故事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丰富了课文的内涵。类似这样的鼓励,近年来在童话、寓言教学中频频出现。应当看到,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坛上求异求新的教学思想日渐活跃,这本是好事,但是那种认为求新,就是标新立异;就新,就是否定传统;新的即使有缺点,总比旧的进步,我们认为,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一篇童话,一篇寓言的诞生,它们总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晶,它的结局,历来为人们所肯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仅是类型上认识的区别,人物行为、人物性格细节上认识的区别,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当然是没有异议的。
       诚然,我们也承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观念在不断更新,对童话、寓言的理解也不会一成不变。问题的关键是你的认识是否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那种只是因为偶然因素使羊战胜了凶恶的狼,无疑削弱了童话教育的意义。按作者的原意羊无疑被狼吃掉了,这样的结果揭露了狼的凶残性,使儿童对狼的本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如果将故事的结尾改为弱小的羊因为偶然因素战胜了凶恶的狼,可塑性很强的少年儿童会怎样看待狼和像狼一样的犯罪分子呢?
        少儿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课堂教学有别于课外阅读。对于不同的思考积极性,教师要给予保护和鼓励,正确的给予肯定,偏差的要加以纠正引导。凡是发散思维了就唱赞歌,表面好像是对的就加以肯定,如果不是老师思考麻木,就是认识的偏差。这是不利于少儿心智健康发展的。我们提倡解读的多元化,期盼的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迸发创造和收敛思维的有理有据,追求的是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底蕴的积淀,而不是任凭学生随心所欲的解读。
        总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应当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的创新,是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是有助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创新。其特点应当是: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像,激活思维,推动联想。在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中创新,又通过创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语言。
最后,给大家讲个故事:启功,大家熟悉这个人吧,他的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他的祖先是雍正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生于1912年7月26日,2005年去世,这之前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启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启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  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启功先生的恩师就是北师大原校长———陈垣。启功原来并不认识陈垣。1933年,启功初中毕业时,祖父的老世交傅增湘,拿着启功的作业去见陈垣,意在为启功找一个谋生的机会。傅先生回来后对启功说:“陈垣校长说你写作俱佳,他对你的印象不错。可以去见他,无论能否得到工作安排,你只要多向陈先生请教,学到做学问的门径,这比得到一个聘书还重要,一生是用不尽的。”启功记着这个嘱咐去见陈先生。见他爱学习,就指点,教他,后来就介绍他到一所学校教高中,陈校长觉得他完全能够胜任,可他去了,人家说没文凭,不要……1938年秋季开学后,陈垣聘他教“大一国文”。严酷的现实,使启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学生,没有大学的学历,想要在这所高等学府待下去,并做出一些成绩来,必须比别人更加勤奋,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各方面的承认。从那时起,他即养成了在学术上务实、求真的精神,几十年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陈垣校长告诉启功“教学须知”:1、教一个班的学生跟你在私塾教小孩子不同,一个人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能对立。2、对学生万万不可有偏爱、偏误,尤其不能讥讽学生。3、对学生以鼓励夸奖为主,对于淘气的、成绩不好的学生找以小点好处加以夸奖。4、不要发脾气,以后有更大的事情拿要发多大的脾气啊,要是发脾气不起作用下不了台怎么办? 5、要多看书,准备好上课的内容,要设想学生问什么。6、批改作文,不要多改,要改重要的关键之处,你改多了他也不会看的,改多了不如你给他写一篇。7、要有教课的热情,好的、不好的记下来,写教课日记。(其实我们现在有很多领导就知道检查备课本,是个坏习惯,教师抄不就得了,但有的领导防止今年的教案明年用,检查了就签上日期,盖上印章,把老师当贼防,居然有的领导看老师上课时带了备课本没有,是否照着备课本上的说,这不是很可笑、滑稽的事吗?我赞同有位专家的观点:参加工作1-3年的必须写祥案,工作3年以上的,可以写略案,上课不认真、工作态度不好的,你就是工作了10几年也要写祥案,参加过县级或县级以上赛课获得等级奖的,可以在书上备课,也可以只写教学设计思路。我们的检查应该去听课,备课本抄写得好的,课就上得好吗?你就是抄一辈子,连一个教书匠都当不上。有的老师,为什么想当官?因为自己业务不行,工作态度差,连备课笔记也不会写,最怕别人来听课评课,可是一旦钻营为官,自己当上了,就可以不备课,就可以检查其他教师的备课本,去听其他教师的课,指手画脚。还有的是当上了领导就可以大捞一把......其实我们应该让教师写教课日记,课后记、课后反思之类的,把这节课的收获、失误、感想体会写下来,讨论交流。70多年前老校长就知道这样了啊。在平昌课改调研时,我和驷马小学的一主任闲聊,就谈到备课的问题,他谈了他们的做法,一期备10个课文象样的,很祥的教案,是自己的设计,不是教案上现成的,也不是网上下载的。)8、发作文时,举个例子讲解讲解,学生的缺点在台下交流,缺点改好了,就在堂上表扬。9、疏通课堂气氛,常下讲台看看自己的字写得怎样,看看学生写错了没有。这九点,启功一直记在心上,直到80岁时才写出来。
       这九点,对我们应该很有启迪吧!最后送给大家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