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教育政策信息
全面深化改革视野下教育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的最新论述;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 本办学条件工作;刘延东副总理在芝加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多更公平的教育;袁贵仁部长从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保障措施和落实行动做论述;刘利民副部长指出基础教育领域将在7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教育界专家多角度解读教育改革;对高考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热点的跟踪。 政策解读: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解读;教育部 相关负责人关于在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答记者问。 教育动态:教育部五措施大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2013都江堰共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摘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源:新华网2013-11-16)
李克强: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成长“起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 会议指出,贫困地区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治贫先重教,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 会议确定,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兼顾其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按照勤俭办学的原则,把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调整中央和省级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倾斜,由省级政府统筹使用资金,因地制宜、分步逐校实施。力争经过3—5年,使学校教室坚固适用,符合抗震、消防等安全要求,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厕所、食堂、饮水、洗浴等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等基本满足义务教育要求,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会议强调,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要坚持“阳光操作”、精打细算,并与村镇调整、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严防资金浪费或被套取、挪用、截留,切实把宝贵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造福贫困地区4000多万孩子,托起他们创造未来美好人生的希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新华社2013-12-5) 刘延东: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多更公平的教育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18日在芝加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上发表主旨讲话,表示实现中国梦,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 中国坚持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战略,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新部署,我们将抓住机遇,推动高等教育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内涵发展。 一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改革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二是以促进公平为导向,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扶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完善国家助学体系,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困难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三是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完善培养层次,优化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分类管理,健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推动不同学校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坚持推动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来源:新华网2013-11-18) 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 (一)改革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都在朝着纵深推进。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这完全得益于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注入的活力动力。 (二)教育改革是历史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也深度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我们党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密切联系。按照《决定》关于“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新部署和“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新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是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而且要与党的各项事业制度改革相互配合、协同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可靠保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的领导,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明确攻坚方向,凝聚社会共识,加强举措配套,统筹落实好以下三个重点方面。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教育领域中的所有改革,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帮助学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要求,细化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安排,把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其腾出更多时间探究思考、加强锻炼、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还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决定》清晰表明我们党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政策基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尽快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考试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决定》明确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这一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政策,将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所必须秉持的基本政策内涵。《决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时,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既要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还要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这些都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等,都成为亮点,也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决定》提炼出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要点,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的方向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决定》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关键在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决定》提出的极具创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人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落实行动 (一)切实增强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高度共识 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大政策举措,一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除完善专家咨询机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环节外,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避免产生大的偏差,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不断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创新的改革推进机制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不同部门之间会有一定的职能交叉和需要彼此协调的关系。围绕《决定》所布置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重点任务,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指导性意见,注意增强部委之间的政策协调,逐项明确本届政府任期内重大教育改革清单。地方要以增强本级教育统筹为重点,制定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国家层面重大教育改革任务,体现省域教育改革特征,重在解决本省的实际问题。国家建立鼓励支持改革激励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在资源配置、权力下放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 (三)继续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全国一盘棋,但决不能一刀切。根据《决定》总结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改革重要经验,我们要继续沿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按照《决定》提出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以及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对国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试点进行整体评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强统筹,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11-20) 刘利民:基础教育领域将在7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日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面向全国基础教育系统主讲了题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网络公开课。 刘利民强调,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 刘利民指出,基础教育领域将在以下7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一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二是基础教育考试招生改革,三是基础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四是基础教育育人模式改革,五是基础教育教学过程改革,六是基础教育教师管理改革,七是基础教育督导监测改革。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创新与事业发展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勇于探索与维护稳定的关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3-12-6)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 (张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首先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指引教育教学层面改革,其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切实推进“三爱”教育活动形式机制创新。第二,营造更加重视体育和美育的制度环境。第三,探索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其次是,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按照《决定》的要求,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必须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做起,延展到各级各类教育。第一,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决定》选取破解择校难题作为改革突破口,需要从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依法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三个方面扎实推进。第二,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决定》强调指出,“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准确抓住当前热点问题,应从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减负工作职责、加大学校教育教学环节创新力度、切实增强家长和社会的减负共识三个方面抓紧解决。第三,加强扶持困难群体和困难地区的教育。扶持困难群体,至少要从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两个方面推进制度创新。考试招生制度,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新的重大改革举措大致分为5个层面。第一,落实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第二,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第三,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第四,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第五,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再次是,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相应的改革亮点体现在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核心目的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决定》的精神,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进一步激发各方支持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11-26) 建立真正的农村义务教育责任链 ——专家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作出部署,有专家指出,此项举措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惠民之举,有助于改善农村教育现状,但要把好事办好,还需要一整套制度设计和监督机制。 硬件软件都要抓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调研,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基本办学条件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盖房子、建校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以来,很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有了漂亮的校舍,但生源规模却不断缩小,根源还是师资不足。 这位学者特别指出,近年来,,一些到外地打工的父母开始趋向将留守子女送入农村私立学校,因为许多公立学校的教师白天下乡教书,晚上还要赶回城里住,而私立学校的教师反倒能对孩子管得紧点。这种趋势值得政府部门关注。 “国务院部署改善措施,还要遵从教育内在规律,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同时抓建设,力争通过农村教师津贴、周转房建设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储朝晖说。 教育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有关部门将出台具体意见,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资金投入及相关管理工作进行细致规划。 储朝晖指出,中央财政加大投入是必要的,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偏远地方应加大省一级统筹力度,让县乡能在教育资金上有更好保障。但资金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在管理上配套。 据介绍,近几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仍有个别地方将转移支付经费“打入了地方政府的GDP”,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把给教育上的钱打到教育账户上“洗个澡又回去了”。 “现在很多时候,教育不是缺钱,是缺思想、缺管理。应建立有相关专业机构参与的监督体系,让教育资金运行得公开透明,运用到教育一线和师生身上,杜绝在中间环节跑冒滴漏。”他说。 储朝晖强调,必须建立真正的农村义务教育责任链。比如通过省一级人大监督,对各个项目进行事前预评估、过程中监督,事后有审核等方式,切实让农村教育改善实现过程监督全覆盖。 教育进步离不开中央财政发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注意到,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水平取得明显进步。而推动教育进步的“法宝”,就是加大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直以来,我国中央财政主要保障高等教育的投入,对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大,基础教育经费保障以县乡财政为主。这种配置体系,直接导致各地教育资源发展不够均衡——各地的财力不同,对教育的保障程度也就不同。 熊丙奇强调,要推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水平,就有必要改变过去过多依靠县乡财政这种经费保障体系。客观而言,中央财政过去两年做得不错,教育经费每年分别增加了4000多亿元。但也别忘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十分薄弱,由于过去欠债太多,不少地方还在等米下锅。比如,农村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只有50%多、农村寄宿学校的条件十分简陋、校车依然存在安全隐患等。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央财政统筹。另外,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投入水平,也需要中央财政继续发力,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逐渐过渡到“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来源:新华网2013-12-5)
高考改革 教育部:出台文理不分科方案“时间不会太长” 导读:“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近日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内容引发热议,在11月19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出台文理不分科的方案,“相信时间不会太长”。 观点 北京征求意见稿与《决定》内容不矛盾 今年10月,北京公布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在接下来几年,北京高考仍将延续现有的文理分科考试方式。有老师和学生指出,这份征求意见稿与《决定》有所冲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透露,“文理不分科”的提法应该是教育部即将出台的一份文件中的内容,这份文件将会提供《决定》框架下的具体措施。储朝晖表示,北京的政策只是迈出了高考改革的一步,在《决定》公布之后,北京的地方政策还可以进一步跟进。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虽然《决定》发出不久,但是此前已经有部分省份尝试“文理不分科”。山东省规定,从2011年开始,新入学的高中生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这届学生明年将参加高考。不过当地媒体报道,尽管山东高考改革提出不分文理科,但高考科目还是有文史方向和理工方向之分,实际上就是过去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 文理不分科后高考制度将随之改革 储朝晖表示,现行的文理分科制度主要是基于实用的考虑,而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些出色的人物都是贯通文理的大家,因此他支持文理不分科。 储朝晖指出,认为文理不分科会加重学生负担的看法是在过去的高考制度下做出的判断,例如山东、江苏等省区都曾经在文理分科和文理不分科之间“徘徊”。 他分析,过去之所以出现文理不分科之后效果不佳,是因为课程设置已经发生变化,但高考制度没有跟上变化。高考作为指挥棒,学生“一心为高考”,因此课程改革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在储朝晖看来,未来在实现文理不分科之后,高考制度会随之改革,高考的定位会发生变化,由考查知识变为考查综合素质。“比如考查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那个时候考试可能也就没有标准答案了。” 预计2017年高考有望执行不分科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一旦执行文理不分科,至少需要三年的缓冲期。 储朝晖表示,缓冲期虽然必要,但也不能太长。他预计,教育部即将公布的文件更有可能在明年公布,即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就可以执行文理不分科的教学方式,2017年的高考执行文理不分科。 储朝晖表示,实现文理不分科后,对于学校的管理体制、老师的绩效考核甚至整个教育制度都要发生改变。课程设置可能进行相应调整,具体如何教学和考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内存 文理分科曾因争议未写入教改纲要 “在各项改革中,高考改革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一件事……”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教育部公开资料中发现,自2011年开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眼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高考改革”已经连续三年被明确写入教育部年度教育工作要点。 社会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预期形成于2010年。当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正式公布,其中提到要“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 《纲要》并未提及“文理分科”。事实上,早在《纲要》征求意见之初,文理分科就引起了社会热议。《纲要》起草组成员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问题争议非常大,几乎意见对半开,所以现在简单决定并不是合适的时机。” 2011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下一步高考改革将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 最近3年,高考改革都写进了教育部年初制定的年度工作重点。2011年,教育部提出“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高考改革试点”,并“开展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入学考试试点”。 2012年,教育部提出“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发布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同时“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 今年1月,教育部明确2013年将“研究制定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其中,高中学业考试改革、高考综合评价改革和异地升学等均出现在工作重点中。 声音 专家:文理改革要配合高考变革 熊丙奇指出,取消文理分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教改的症结仍然是高考制度。应该坚定地推进招考分离的高考制度,即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 “改变了高考制度,把高考的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脱钩,那甚至都可以不用提文理分科和科目改革了。”熊丙奇说,例如美国的SAT考试是能力考试,而学生高中只需要学7门必修课,剩余的学分学生可以任选选修课程,完全没有文理分科的问题。 熊丙奇指出,如果高考制度不改变就执行文理不分科,学生的负担将不降反增,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也没有任何帮助。 教师:不考试科目恐没人学 北京一零一中学的林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取消文理科之后,重要的是如何考试。“如果减负,减少考试科目,那你觉得结果会是什么?”林老师反问,“一定是不考试的科目没人学。” 林老师说,关键还是高考这根指挥棒。如果继续减少考试科目,那么不在考试科目内的学科就会很快边缘化,“就像现在不高考的那些学科一样”。而如果增加考试科目,又不太符合“减负”的趋势。 家长:不分文理学生恐没优势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读高一,比较擅长文科。她反对文理不分科:“如果不分文理科,那孩子的优势就丧失了。”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她表示,孩子都会在理科或是文科方面表现出优势和天赋,如果文理不分科考试,那么会“卡”掉更多在某一方面有天赋的学生。 现在朝阳区一所示范校读高中的李同学直截了当表达了对文理不分科的反对。“考那么多肯定增加了压力。”他说,“除非他不考语文、数学、英语,或者降低文综、理综的分值。”在学生看来,分值降低就意味着压力减少,而高中学习无一例外是奔着高考去的。 李同学表示,如果不考虑考试,文理不分科当然是个好事,“学得多总有好处”。如果回到考试,他认为选科考试是个好主意:“这样我们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科目来考。”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3-11-20) 链接 四川教育考试院:至少3年才能不分文理高考减科目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高考的改革政策出台后,引发社会的大量关注。 问:以后高考哪些科目不考?高考以后会怎么变? 答:在此次《决定》中提到的有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部分,“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是亮点。据省教育厅分管招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措施都还没有具体操作方案,为了落实《决定》,教育部刚召集各省开了会,关于减少高考科目,“会上也只谈了改革方向”,未涉及具体改革内容。 问:《决定》里面说高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还有一年多考、不设重点班等等政策,对于读高一的我来说,有没有机会经历这样的变化? 答: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则认为,目前高中生肯定不会经历这些变化。他说:“省内任何一项大的高考改革都需要经过多轮调研、论证后再开始,并且从改革公布到实施的周期最少3年。可以预见的是,目前的高中生肯定不会经历这些高考变化。但至于3年后四川高中会否取消文理分科、减少考试科目,还得看教育部的具体方案如何表述”。 问: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什么好处? 专家解释说:“《决定》中提出的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把考试从‘指挥棒’变为‘服务器’,让考试成为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途径,同时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丢失信心”。他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高校参考考试成绩,再通过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在相互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双向选择,学生的选择权有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会提高。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网站2013-11-2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王定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这些年,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也存在城乡差异大等问题。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既是守住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为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要在未来三至五年里,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支持力度,整体缩小农村学校资源配置与当地城镇学校的差距。 (一)统筹教学条件。城乡学校都要保障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达到基本规范。按照学校规模和教育教学要求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新配课桌椅应可调节高度。配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农村学校要根据地理条件和农村体育特点建设运动场地,配备体育设施,加强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 (二)统筹生活设施。城乡学校都应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厕所要足够,以1∶3设置男女厕位为宜。学校要有围墙,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师生安全。北方和高寒地区学校应有冬季取暖设施。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或伙房须保持洁净卫生,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让每名寄宿生都有1个床位。如条件允许,还应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设置浴室和医务室。 (三)统筹教师配置。统一城镇乡编制标准,抓好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以改革措施激励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在城乡间、学校间交流轮岗。通过“特岗计划”等方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改革教师教育,为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并为他们提供在职专业发展机会,保障其职称晋升比例不低于当地城区教师。还要通过地方实施、中央奖补,对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积极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 (四)统筹学校布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变化预测、教育承载力,统筹布局区域内城乡学校。对需要保留的农村教学点要配备必要设施,满足其教学、生活基本需求。中心学校统筹教学点课程和教师安排。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使用应优先考虑教学点教师需要。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按时足额拨付。 (五)统筹校额班额。城乡学校规模要科学合理,不搞巨型学校。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主要存在于县镇。为此,要超前谋划、综合施策,首先解决县镇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问题,继而逐步把义务教育班额控制在50人之内。可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合理分流学生。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对县镇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造扩容。加强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建设。 (六)统筹数字资源。改善城乡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村小和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加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让农村地区师生也能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此外,还要利用电子学籍系统,提高农村教育治理能力。 我国各地情况差距很大,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没有固定模式,需要体现顶层设计、明确政策,更需要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还需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12-17) 链接 成都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经验与问题 9月7日至13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四川省申报的19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组认为,19个县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 一、主要措施与经验 成都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顶层设计、标准引领、政府托底、圈层融合、强化师资、督导监测”的成都模式,初步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的跨越。 (一)顶层设计,明确教育均衡发展路径 1.明确目标,制定规划。2003年起,成都市即开始了统筹城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伴随近年来的实践,进一步明确了“为全体市民提供均等化、优质化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措施、时间表和路线图。 2.加强领导,全面部署。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件12个,切实履行政府教育责任。2011年,市长葛红林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会议”,会议决定实施第二轮学校标准化建设。19个县(市、区)均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3.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体系,明确任务、分解责任,省、市、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纵向明确了省、市、县三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横向明确了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各级政府和部门各司其责、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成都市编制部门专门新增教师编制2000余个。 4.强化考核,奖惩并举。成都市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对县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对未达要求的县级政府下发整改通知书或通报批评。 (二)标准引领,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 1.制定标准,定位优质。成都市充分发挥教育标准的导向、诊断和基准作用,在执行国家和四川省的各类教育标准基础上,成都市将2011年作为“教育标准年”,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本着适度超前、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教育现代化监测标准、教育国际化监测标准、城乡教育一体化监测标准、学校建设和管理标准等一系列市级教育标准,创新了教育管理模式,提高了市域统筹的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2.落实标准,提升品质。成都市落实国家、省、市办学标准,在第一轮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基础上,新增投入40亿元,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将小学和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配备标准分别提升至3600元/生和3900元/生,对470所公办中小学运动场进行标准化改造,继北京、上海后第三个全面实施教室光环境改造。各县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其中成华区投入2亿元,实施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工程。2012年,双流县投入1亿元、青白江区投入1.1亿元、龙泉驿区投入6400万元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和图书配置标准。 3.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对照省定标准,经过查漏补缺,2012年,成都市小学和初中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已分别达到12台和14台;全市建成图书数字化管理平台,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已分别达到21册和28册,均超过省定标准;全市小学、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达到1950元和2440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61.3%和73.5%;各县8项指标综合差异系数,小学由2011年的0.49下降为0.36,初中由2011年的0.43下降为0.30,校际差异明显缩小,学校办学条件均等化基本实现。 (三)政府托底,保障公平接受教育权利 1.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12年,成都市各级一般预算安排财政教育支出162.3亿元,是2003年的8倍,年均增长26%。2003年以来,先后投入148亿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灾后教育重建和校舍安全等“四大工程”。 2.完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弱势群体入学公平。一是认真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各县落实“两为主”政策,积极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2012年,成都市义务教育学校共接受随迁子女34.1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1.5%。金牛区随迁子女占本区域学生总数的62%。二是全面落实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和扶残助学相关政策。各县均设立了1所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都能接受教育。都江堰市建成了西南地区面积最大、标准最高、设施最齐备的特殊教育学校。新津县大力实施融合教育,强化“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三是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成华区开设“小学生430素质营”,引入校外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4:30放学后提供就近免费托管服务。双流县投入290万元,建成66个县级“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金堂县建成32个留守儿童之家和73个心理咨询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四是不断加大以“两免一补”为重点的教育资助力度。成都市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建立“不重不漏全覆盖”帮困助学体系。2010年至2012年,市级财政共安排资助资金27亿余元。青羊区通过家校共育、五进社区、阳光食堂、学管会等举措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惠民利民力度。邛崃市等8个远郊县(市)试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6万余名农村学生受益。 (四)圈层融合,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1.构建“三圈一体”教育发展机制。成都市按照地理位置远近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将中心城区、近郊区县和远郊县(市)分别称为一、二、三圈层。2012年,成都市实施了教育圈层融合战略,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促进教育圈层融合和“三圈一体”发展。成都市各县结成10对“一对一”教育联盟,480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参与结对,覆盖面达42%,2993名城市骨干教师与4546名农村学校教师结成师徒。 2.完善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机制。积极推进名校集团发展。截止2012年,成都市共组建义务教育阶段名校集团52个,带动125所成员学校发展,涵盖城乡学生23万。武侯区通过学区联盟、校际联盟、名校集团等方式,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锦江区建立优质教育链式发展模式,通过名校带动薄弱学校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着力培育“新优质学校”,目前已达61所。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168所学校共享优质资源。 3.建立“名校进县城,托管到乡镇”管理机制。中心城区名校通过紧凑型方式领办各县县城薄弱学校、新建学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契约式管理”方式,跨区域开展一对一学校委托管理,委托优质学校管理乡镇学校,26所农村学校纳入中心城区名校托管,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五)强化师资,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发展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是建立师德准则,强化师德建设。2013年,成都市建立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测评机制,将测评结果和信用评级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师培训。2012年,市级财政单列经费2000余万元,用于教师培训。武侯区2012年投入1462万元,组织教师通过到海外基地、到沿海名校、到国内高校“三到”举措开展研修培训。新津县教师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比例超过17%。2009年以来,全市先后开展“千名校长大练兵”“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锦江区连续6年开展“校长亮剑”等活动,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2012年,青羊区选派400余名教师参加境外教育培训。目前,全市共引进外籍教师419名。三是深化“县管校用”,促进教师交流。2007年,温江、郫县等4个区县先行试点,积极探索“县管校用”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学校对教师的“一校所有制”,推进县域内教师无校籍管理。2012年,成都市印发了《关于推进教师“县管校用”工作的意见》,在全市范围推广。2008年起,成都市政府设立“农村支教校长专项奖”,单列资金100余万元,对到农村地区支教的校长进行奖励。蒲江县给予交流到农村学校支教的教师每月补贴1000元,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从“要我支教”变为“我要支教”。2012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级干部交流任职389人;教师交流4759人。四是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各县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断提高边远农村学校教师津贴,评职、评优、评先向农村倾斜,并给予学历提升奖励。金牛区等区县加大对边远农村或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给予在边远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每人每月400元的岗位津贴。崇州市划拨专款补助512户农村教师团购集中居住房,为200户住房困难教师安排经济适用房。 2.促进内涵特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都市每年举办中小学校“内涵特色发展、聚焦课程课堂”系列活动,形成了一批以生态课堂为代表的优秀典型。大邑县进行“以学定教”现代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彭州市大力推进“环境有品位,校长有思想,师生有修养,办学有水平”的“四有”学校建设。各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广泛开发校本课程,培育学校特色,着力打造“一校一品”。蒲江县深化“现代田园教育”,形成了“自然教育”等系列模式。新都区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经费,深化素质教育办学特色。青白江区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六)督导监测,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1.关注重点,科学监测。成都市创新教育督导机制,200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以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为重点,完善监测指标体系,涵盖15个常规监测指标和若干特别关注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和差异系数等分析方法,多维度、多层面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的科学性,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看得见、摸得着、测得准、信得过。 2.加强反馈,引导决策。监测报告呈报市委、市政府,印发至县级政府、教育部门,并反馈到学校,指导地方政府调整资源配置,督促学校改进管理。依据监测报告,成都市政府决定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改善办学条件,直接带来新增投入40亿元。 3.聚焦问题,督导干预。通过监测,分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弱势学校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完善督导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市政府督学对县级政府和学校进行督查指导,组织区县督导人员和教育研究专业人员进行交叉检查,并依据督导监测结果对县级政府进行考核,督促其适时调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通过监测和督导,三年来青羊区仪器设备配置累计投入达1.5亿元,其中三环路以外学校生均装备值平均增幅达到545.51%,生均图书平均增幅达到111.80%。。温江区教育投入持续加大,生均教育费从2007年的3900元提升到2012年的10620元。 4.结果公开,社会监督。2011年,成都市公开发布全国首个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蓝皮书,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发布监测报告,向社会公开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结果,向市民呈现客观、准确的监测数据,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学校均衡发展成果的认同度,义务教育“择校热”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县教育经费投入仍有缺口。个别县由于政府财力相对不足,学生规模总量较大,生均教育事业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偏低。 (二)优质资源培育和供给还存在不足。由于中心城区学校布局、学位数量等受历史局限,加之外来人口子女急剧增加等实际情况,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个别学校还存在大班额现象。 (三)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还存在差距。部分县和主城区的一些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偏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需要。远郊县的一些学校音乐、美术等专职教师还有一定缺口。 (摘自《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四川省成都市19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来源:教育部网站2012-9-17)
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此,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请他回答基础教育领域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 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在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上,教育部将如何推动改革? 刘利民:今后的改革,就是要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坚持普惠性,兜住底,保障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体现倾斜性,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要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性,缩小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记者:伴随着城镇化出现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方面是随迁子女,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有哪些? 刘利民:对于随迁子女,要按照《决定》户籍改革的相关部署,区分县镇、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情况,对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分别提出工作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制订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做好实施工作。各地要根据城市规模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积极接收随迁子女就学。 对于留守儿童,要贯彻教育部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的意见》,优先满足留守儿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优先保障留守儿童交通需求,加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全程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的法制安全教育。 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制定完成 记者:《决定》专门提出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目前,教育部在考试招生总体方案的设计方面进展到什么地步了? 刘利民:近期,教育部已经制定完成了考试招生的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修改完善,印发实施。 记者:能透露一下考试招生总体方案的一些情况吗? 刘利民: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要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记者:现在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方面有哪些考虑? 刘利民:要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一点很关键。要增强考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促进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不再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自觉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来参加考试,这样,学生就有余地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减轻考试竞争压力。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这叫“一门一清”,避免毕业时,一次考三年学习的内容。一次考三年学习内容,会使得学生压力很大,要把所有内容都复习到,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的成绩。 记者:高考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刘利民:要改革统一高考,要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机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侧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引导家长支持减负 记者:《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在留作业的问题上有一些争议。“十条规定”何时出台? 刘利民:《规定》将拟择期印发。 记者:这么多年都没减下来的负担,能靠“十条规定”减下来吗? 刘利民:“十条规定”只是改革的一个环节。减负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十分关键。要引导广大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理性择校。 记者:怎么督促“减负十条”落实? 刘利民:要组织“减负万里行·第二季”活动,贯彻落实“减负十条”规定。要组织督察巡视,把督察巡视结果向社会通报,并向省级人民政府正式反馈。同时,把学校减负工作的情况,纳入我们督学责任区的日常督导范围,每个学期都要发布督导报告。 我们也会加大惩处力度。教育部,各省、市要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和曝光平台,接受群众举报,对“减负十条”规定落实不力、存在违规行为的地区、学校和个人进行查处和曝光。不用一点这种措施,很难把减负落实到位。 同时还会开展课业负担的监测。2014年,对各省所有地市学生课业负担进行量化排名,并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还会把各地的减负工作开展情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等挂钩。 教师由“学校人”变“系统人” 记者:《决定》提出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这在未来对校长和教师的管理提出哪些新要求? 刘利民:《决定》提出实行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就是要求我们要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队伍管理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记者:“终身从教”是不是说一旦成了教师,就可以一直在这个队伍待下去? 刘利民:开车需要驾驶证,教师也得有教师资格证。我们提出“国标、省考、县管、校用”,就是国家制定标准,各省市组织考试,教师队伍由县里来管,而由学校来用。我们要改革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教师准入、退出制度,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 光考还不行,还要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记者:注册考查要考虑哪些要素? 刘利民: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师德有没有问题。最近,各地师德的问题频发,这是一个考核,一票否决;第二个考查教学工作量完成怎么样;第三个就是在岗的进修、学习。教师5年内要有360学时的培训,没有这个也不能注册。这样就保障教师队伍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学习。 记者:其实很多教师下不去,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这方面会出台怎样的举措? 刘利民: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启动统一城(镇)乡的教师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和教学点予以倾斜,这个政策正在扩大试点。 同时,还要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今年国家实际上已对连片困难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实行了工资倾斜政策,设立了专项资金给予生活补助。 记者:在提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后,有怎样的落实举措? 刘利民:我们要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落实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交流意见和配套工作措施,力争3至5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县管校用”义务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度,把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这样就为校长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12-6) 关于在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答记者问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9月13日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对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以下简称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为更好地理解文件精神,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问:为什么要在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答: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归纳起来,有三个背景。 一是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的明确要求。《教师法》《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都有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的要求。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 二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1亿多学生,620万专任教师,均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教师总数的70%左右,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发展义务教育,重点在农村,关键在教师。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边远贫困地区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的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交通、通讯等生活成本较高,生活压力较大,难以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在这些地区任教。对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对农村教师的关心,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各地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全国有600多个县积极探索对农村教师发放补助,受益教师达100万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情况,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教师到农村任教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标准越高的地区成效越明显。例如,湖南省泸溪县对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发放岗位津贴最高达1200元,出现了每年有近200名城镇学校教师自愿申请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喜人局面。各地的探索实践方向对、效果好,但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需要将分散的探索整合成制度安排。考虑到该项工作所需资金投入较大,地方财力有限,特别是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单靠地方财政推动这项工作难度较大。为鼓励地方扩大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需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2.问: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从何时开始实施?哪些人员可以享受?补助标准具体是多少? 答:考虑到各地情况复杂,差异性较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不宜制定统一的标准,而是按照 “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实施。按照这一原则,地方是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责任主体,自主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具体实施时间、补助范围和对象、补助标准和资金来源等,均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3.问: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来源是什么? 答: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实施原则,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从2013年开始,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中增列综合奖补资金,将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奖补因素之一,对已经实施这一政策的地方给予奖补。综合奖补资金可以由省级财政统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机制改革的相关支出。 4.问:中央财政综合奖补资金如何拨付? 答:对于2012年已经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省份,财政部、教育部日前已下发通知拨付了综合奖补资金。以后年度,各实施省份需于每年3月31日前,将本省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情况和综合奖补资金安排使用情况一并报送财政部和教育部,两部门将根据各地落实情况等因素逐年核定综合奖补总金。 5.问:生活补助将来是否可以计入退休费基数? 生活补助是针对乡村教师工作岗位的补助,不计入五险一金和退休费的计算基数,教师在岗时享有,离岗后自然取消。 6.问:连片特困地区已经实施的补助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答:此前地方已经实施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继续实施,是否调整补助范围和标准等,由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符合条件的纳入中央财政奖补范围。 7.问:如何确保补助发放公开、公平、公正? 答:为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乡村教师办的又一件实事、好事。为保证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公开、公平、公正,保证符合条件的教师能够按时、足额地拿到补助,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冒领补助,下一步,教育部将专门下发通知,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组织实施、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等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地方责任,实行实名制管理,坚持阳光操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将这件惠及广大乡村教师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8.问: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后,预计有何效果? 答:预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后,将会产生如下成效: 一是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随着补助政策逐步实施,农村教师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收入水平将高于城镇教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农村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显著增强,优秀人才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流动机制将初步形成。 二是教育投入结构将更加合理。补助政策的实施将带动教育投入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教育投入由原先侧重于建房子、买设备等硬件建设,逐步向侧重于教师队伍等软件建设转变,教育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三是城乡教育发展将日趋均衡。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改善,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有效缩小,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 (来源:教育部网站2013-11-19)
教育部五措施大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从教育部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11-20)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在适龄学生平等入学问题上,草案文本吸收外省经验,结合我省实践,作出了施教区的规定,要求确定或调整施教区范围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将调整理由和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规定,学校应当接收施教区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将接收学生的结果向社会公布。 在教师严守职业操守上,为减少和杜绝教师侵害学生权益的事件发生,规定教师不得歧视学生,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等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务(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奖惩等的重要依据。 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家长应当与学校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应当严格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中小学学期、寒暑假和作息时间的规定,控制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或者集体补课,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 (来源:四川日报2013-10-29) 2013都江堰共识 2013都江堰国际论坛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编制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创新与实践: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建设”为主题开展讨论,并发布《2013都江堰共识》。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共识一: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普及、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优质的学习与教学环境、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并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共识二:信息技术在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扩大入学比率、提高教学质量、削减教学成本、支持终身学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民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共识三:各国(地区)要进一步增加信息化投入,提高学校网速,增加教师和学生用计算机,修订完善教育信息化规划及其政策框架,检测与评估政策实施和目标达成效果,发展教师ICT能力,培养学生电子能力,创新学习方式,开放教育资源,推进移动学习。努力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共享有质量的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共识四:信息化应当面向所有年龄段、语言、文化、环境的人群。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基础教育入学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妇女和女童教育的质量与公平;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增加阅读机会,为青壮年提高学习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共识五:建议参与都江堰国际论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各国(地区)代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考虑执行如下行动,以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1.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全球化公民。教育决策者、教育专家、教育信息技术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要重视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动手、实践、创造等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优秀的全球公民和劳动者。 2.积极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制定本国(地区)标准。在师范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教师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和校本研修中,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并及时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升级变化和研究制定本国(地区)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同时建议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与教师培训政策相结合,把硬件投入与促进使用的策略相结合;多途径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帮助教师完成专业发展。 3.运用信息化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运用ICT促进教师相互合作和学生互动;建立学生ICT标准,发展学生电子能力;建设和运用学习管理系统(LMS)。使用电子白板或者一对一的电脑教学计划,有助于学习深度和进度的提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有助于改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4.建设开放性教育资源,推进远程教育和移动学习。开发数字学习资源;通过在线学习、网络课程等形式,解决特殊地区、特殊人群的学习问题;推进移动学习,为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不受时空限制的双向通信与交流机制。 5.建立教育信息化指标、定期收集数据、实施ICT政策评估。建议从涉及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指标、技术促进教学相关的指标、通过技术增强教师能力的指标等方面建立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每1到3年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工作,确保国家(地区)数据收集和国际标准及举措保持一致;资助ICT教育政策和措施评估项目;提升国家(地区)在政策周期内有效利用证据的能力,促进更多的询证决策。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