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障碍的五种行为表现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10-12-14 10:11:40 点击数:
611
(1)注意力缺损 人的注意力可以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主动注意是有意图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方面,需要克服干扰,付出心理努力;被动注意是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刺激引起的自发反应,如将将注意本能地转向外面的声音。注意力有缺陷的儿童主要表现为主动注意功能极差,难以根据一定的任务和要求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项活动或任务上。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被动注意功能相对亢进,非常易于被外界任何细小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无关事物。上课时,他们不能专心听讲,东张西望,因而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听不清楚,不按照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做作业时,常遗漏、出错,常丢三落四,丢失与学习有关的重要东西。他们往往明知应该专心听讲,却控制不住自己,致使学习上缺乏恒心、成绩不佳。 (2)多动 这类儿童不分场合,特别好动。在课堂上,经常扭动身体,无故离开座位,动立不安,极不安宁。他们不停地做小动作,用小刀或笔乱刻乱画。玩铅笔、纸片、指甲,甚至敲桌子、吹口哨、大声尖叫。还有的做鬼脸,逗同学发笑。他们课间在教室里乱跑乱动。放学后,也到处奔跑活动不停。在家里,时常翻箱倒柜,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就连晚上睡觉时,也好来回翻动,睡不安稳。有的儿童还有些不良的习惯性动作如眨眼、咬指甲等。他们常常是健谈的,他们的高水平的精力旺盛和经常性的热情常常不分场合的,令人觉得唐突和无所适从。正常儿童也可能喜爱运动,但他们的运动是有目标的,体现了很好的运动水平。而多动儿童的运动是任意的、无组织的、缺乏目标性。他们尤其在按照其他人的希望和要求调节自己的行动方面有困难。此外,他们动作虽多,但极不协调,运动水平通常较差。走路或奔跑时常摔跤,做操姿势不正确、不协调;扣衣扣、系鞋带时,动作笨拙。 当然,至少有10—15%的注意力障碍儿童活动不多,特别是女孩子。她们上课时,从外表看来很安静,两眼盯着黑板,一动不动,实际上思想却在“开小差”。此外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也并不是任何环境场合都显示出多动。如有一部分儿童在新奇陌生的环境中,在大人“一对一”的场合下,如在医生面前或严父面前,多动行为有所减轻。另外,部分注意力缺损多动儿童到青春期后,多动行为会减少或消失。但学习时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冲动并没有减少。 (3)冲动 此障碍儿童往往行动之前缺乏思考,难以在做出某一行动前思考其行为的后果。同样,他们也不对自己的过去行为进行反思,很好地从经验中学习。虽然他们也可以很明确地意识到一些规则,要求及其道理,但在任何实际活动中,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 在教室里,冲动行为表现为脱口而出,打断别人的谈话,不等老师说完问题,就抢着说出答案。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难以等待轮流。排队时,插到队伍的前面。这样的急切行为不是敌意的,带有攻击性的,而是不由自主的,不能自控的行为。 (4)唤醒不足 这些儿童并不总是精力充沛的,他们对于游戏能够长时间地投入,但对学习活动则表现出倦怠、懒散,常常半途而废,虎头蛇尾。也许是游戏耗费了过多的精力的缘故。越是需要克服干扰、战胜困难的活动,他们越是容易疲倦,在这些事物上他们经常是拖拉的,边做边玩,不紧凑,对目标明确的活动表现出冷漠、欠积极主动,有气无力,无精打采,而他们行动的懒散和不适应似乎常常不是有意的。 (5)角色管理失控行为 由于情绪不稳定,缺乏克制力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不能适应学样生活,在学校中,他们往往表现得较幼稚、任性,他们要什么立刻就得满足,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摔东西。对挫折忍受能力较差,经常哭闹。在教室里,常违反纪律,对老师的要求不服从,与其争辩。在家里和游戏中,他们不善于与人合作,在和同伴交往时,不讲礼貌,说脏话,责怪别人,不谦让,所以没人喜欢与他们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