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 扎实推进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 何绍勇 2006年,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推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重点;加强党建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局。我省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的一年。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我省教育的新跨越中,省、市(州)、县(市、区)教科所(教研室、教科室)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召开的全省市、州教科所所长年度工作会,既是一次工作会、经验交流会,也是一次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我省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的研讨会。下面就我省基础教育及教研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2007年基础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总要求,2007 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把握一个主题、突出四个方面,统筹主要工作,扎实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协调、均衡、健康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贯彻落实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主线统筹安排全省教育工作;把握一个主题,就是要牢牢把握“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这个主题;突出四个方面即突出素质教育、突出教育公平、突出队伍建设、突出安全稳定。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适应建设文明繁荣富强和谐的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明确发展目标、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指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工作全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贯穿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切实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深化教育改革,切实促进教育公平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要坚持我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主要是要努力扭转“四个不平衡”的状况:即城乡教育不平衡;区域教育不平衡;各级各类教育不平衡,职业教育严重滞后,幼教和特教还非常薄弱;学校之间不平衡。我们要针对这些不平衡进行认真的研究,采取措施,减少这些不平衡,切实解决这些问题。2007年,省上要在成都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工作会,成都市要做好准备。 同志们,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必须以全体国民具有较高的素质为基础。我们应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研究和谐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基础教育工作,使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教育事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2007年我省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抓基础教育工作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全局观念,要认真学习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提高领导和驾驭基础教育工作全局的能力;要认清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教研战线上的事业单位的领导,也要了解行政上的总体思路,了解基础教育发展态势及重要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工作,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2006年6月,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意志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2007年,我省基础教育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要在中小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采取措施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中小学校教育基地建设。 2.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中小学健康教育。2006年12月下旬,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学校体育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大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要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上好体育课,实现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继续把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结果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成绩中,组织完成中小学生全省性各类运动项目竞赛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实现“健康工作6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的美丽人生。 3.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关心学生学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管理水平,大力倡导和推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 要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力度。强调几点:①积极做好高中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高中课程改革是义务教育阶段课改的延伸,要结合省高考自主命题进行准备;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进行认真总结,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教训,要搞出总结性的成果和措施,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做好基础工作;③进一步研究与素质教育相关的重大问题,比如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系、素质教育要不要升学率等,搞清楚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4.加快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要与课程改革相衔接,为素质教育服务。大力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逐步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切实做好高考自主命题工作。教育厅在春节前将出台新的中考改革方案。 5.巩固和提高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育质量。继续开展“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评估工作,抓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做好“四川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和“全省学生艺术人才大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6. 建立推进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表彰奖励实施素质教育富有成效的地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完善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办法。支持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培育一批成片连片的素质教育示范区。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推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二)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这件好事办好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这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据统计,2006年我省实施新机制共投入财政资金35.28亿,其中,中央财政23.76亿元,占67%;我省各级财政11.52亿元,占33%(其中省级财政7亿元)。全省免学杂费974万人,免费提供教科书250万人,补助住校学生生活费85万人,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91.8%、23.6%、8%,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7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按照中央的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特别是各级财政拨款按时足额到位。我们要深入研究、解决新机制实施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标准(规范)化管理工作,召开民族地区寄宿制试点现场会。使农村学生的经济负担真正得到减轻,使学校运转得到保障。同时要注意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如改革后一些地方学校教师收入不同程度下降等问题。 陈至立国务委员指出:教师的工资应不低于公务员,津贴也应不低于公务员。省教育厅召开年度工作会时强调,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教师待遇等问题的研究。 (三)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教育公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得以实现 近年来,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体现社会公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的公平,要办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陈至立国务委员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出:要站在建设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推进力度,深入研究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一系列措施,把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使各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校长、教师配备及其待遇等大致均衡,逐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间的过大差距。要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遍布乡村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形成面向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坚持投入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加大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作的力度,继续实施并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全覆盖。 2.进一步推进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实施,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3.继续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得到基本解决之后,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四)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 2006年,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质量进一步提高。(1)民族地区“两基”攻坚进展顺利,完成民族地区学校改扩建基建工程和项目597个,民族地区8个县“普九”全部完成评估验收工作,“普九”县达到37个;(2)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示范县”评估工作,有7个县通过了评估验收;(3)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顺利推进。我省新建计算机教室915间,卫星接收点1141个,放像点2958个,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累计覆盖率将达到72%。 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2007年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宣传、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做好与义务教育法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2.继续打好“两基”攻坚战,确保民族地区新龙、白玉、德格、红原、阿坝、壤塘、木里、昭觉、金阳九个县“普九”任务的完成。 3.以县为单位,继续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一方面,组织验收5个“义务教育示范县”,树立一批普九示范县,为全省181个县、市、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做出示范,促进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抓好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第三,组织开展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完成对35个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 4.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的规定,认真研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完善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 (五)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核心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一切有力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进入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措施,优化、调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积极探索农村教师补充和提高的新机制。对于新聘教师,一定要严格教师资格制度,严把入口关。要统筹考虑城镇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不是学历。在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掌握、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等方面,教科所具有突出的优势。我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教科所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3. 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重点抓好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和民族地区教师素质能力建设,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组织完成3000名省级骨干教师、9000名农村教师、7000名民族地区教师(校长)的培训任务。 (六)加强管理,依法治教,进一步优化教育内部环境 多年来,我国在教育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强教育管理,关键是要做到严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要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若干意见》和《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建立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工作环节的责任体系,健全学校教学、行政、教师、学生、财务、资产、安全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校长要担负起全面管理学校的职责。 2. 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化纠风专项治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干部要为教育战线作出表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持,抵制腐败现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改制中存在的乱改制、高收费、校中校、特长班的治理和中小学教辅资料的管理,切实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建立和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的长效机制,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积极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创建工作。 3.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做好预防和处置工作。完善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4.在全省中小学广泛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进一步明确创建和谐校园的具体目标要求,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深入推进校风、学风和制度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对全省教研战线的希望和要求 2006年,我省教研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圆满完成课改教师的培训工作;系统总结课改典型经验,高质量地完成了四川课改经验总结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并上报教育部,出版了《四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足迹》,拍摄、播放了《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巡礼》电视记录片;我省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初步建立;教育科研成绩突出,推广“省政府教学成果奖”12项,组织申报了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0项,完成了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143项的立项工作,完成了四川省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评比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各种命题任务,特别是参与首次高考自主命题,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全省21个市州的94个实验区64万多学生成功地进行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普遍地实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了教育科研特别是为教育决策咨询服务的研究力度,针对我省教育战线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的多篇调研报告受到广泛好评。对教研部门取得的这些成绩,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刚刚接手分管基础教育,借召开全省教科所所长例会的机会,给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1.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研方式,努力提高教研的效益和水平 在教研理念上,要与时俱进,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提出的要求。要明确基础教育改革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让每一个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和创造的志向;要充分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差异性”,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研方法上,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把对前沿理论的学习研究同教育现实中的问题研究结合起来,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素质教育的实施问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培养问题等;要坚持多样化与本土教研相结合,认真落实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各级教研机构要努力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要充分发挥教研系统教育科研管理与指导、教材教法研究与指导、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教育决策咨询“四大职能”,认真履行教研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教研人员的水平要高于教师的水平。教研重心要进一步下移,要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主动服务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兴调研之风、科研之风,为基层、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流的、热情的、高效的服务。 2.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 经过5年的努力,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呈现良好的态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使很多地方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和制约。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指导,把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课改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方法、措施、制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指导,使这些地区的课改工作尽快的全面跟进,为教育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抓好已经形成的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评价制度、四川省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课程改革专题调研制度、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落实,促进全省课改工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业,教科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二,继续做好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综合素质评价、三级课程建设等重、难点方面的研究,加强专题调研和指导;继续开展四川省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评比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地办好《教育科学论坛》和《四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杂志,为教师素质的提高、课改问题的探讨、课改经验的交流服务。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做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提高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的适应力和创新力。拓展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进行专题培训。省教科所要与师范处一道,编制完成包括小学语文、数学,初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班主任,校长培训等10个项目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标准,如果按照该标准开展培训,效果好,可以向全省推广;编制完成民族地区微型科研课题指南,加强对民族地区课改工作的研究与指导,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课改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四,高度重视农村地区课改实验工作的推进,加强对农村课改的调研,组织专门力量指导农村课改,组织召开全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 3.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准备工作 研究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努力实现高考改革与高中课改同步推进。教研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经验、做法和教训;要认真做好高中课改调研工作及对策研究,结合省情认真制定我省高中课改实验方案、学科实施方案、管理方案、高中评价改革方案;扎实做好高中课改的教师通识培训和新教材培训工作,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高中教师的培训要到位;做好高中课标教材的选用工作;努力实现高考改革与高中课改同步推进,由高中课改引领高考改革的目标。 4.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和体育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在2006年成功举办我省班主任工作论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省班主任的培训力度,大力推进我省班主任队伍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开足、上好体育课,实现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巩固和提高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大力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 加快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 第一,加强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和指导。省上已经制订了中考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比较原则,给市、州进一步细化课改中考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留有比较大的空间。各市、州应依据省上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地的课改中考与高中招生改革方案,上报教育厅备案;省教科所要对各市州中考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指导与评估。 第二、召开全省中考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研讨会,修订完善《2007年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 第三、省教科所要继续做好对各市、州、实验区课改中考命题工作的评价,完成2007年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的分析评估报告。 第四、各地要做好各级各类命题的组织、命制、管理与服务。 6.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对实验基地、基地校的指导、管理与督导工作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我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初见成效。共建立省级实验基地23个和省级基地校44个,学校也不断探索和建立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丰富和发展了学校教研文化。教科所要对实验基地和基地校加强指导、管理与引领,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辐射作用,让校本教研成为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与实施能力、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师反思和交流合作最有效的制度。 7.各级教研机构要落实“素质教育基地县、基地校”的研究工作 要求有可行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总结。省教科所已经确定了四个基地县,多数市(州)、县也已经确定了基地县和基地校。2007年,尚未确定的必须抓紧确定,已经确定的要加强研究和指导,力争出经验、出成果、出效益。 8.加强教育科研及管理 要加强对已经立项的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及以上级别的课题的课题开题、结题指导;加强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完善我省普教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结题、评奖等各项制度。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两年立一次项,2008年上半年将完成新一轮立项工作,各地要在2007年认真做好课题申报工作,配合省教科所做好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的调研工作,省教科所要认真研制并下发《四川省2008年度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选题指南》。 9.加强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杜青林同志在“省委重大课题调研动员会”上指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目的是着眼长远发展,深刻认识省情,完善发展思路,制定切实措施,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开展重大课题调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务实之举,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是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现实需要。 大兴调研之风,加强对基础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调研,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的责任,也是实现教育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加强对基础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调研,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二要坚持教育的方针、政策,勇于突破观念陈规和传统,冲破思想桎梏,敏锐地发现新事物,勇于接受新观点,科学总结新经验;要敢于坚持求实精神,了解现实情况,反映真实问题,提出务实建议;要敏于拓展观察的新视野,挖掘思维的新深度,实现认识的新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要深入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况。四要注重把握规律。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注重把握带规律性的东西,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总结和研究各地创造的实施课程改革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五要讲究调研方法。可根据调研专题,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对比调查、访谈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并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同时,调查形成的报告要做到有事实、有分析、有对策建议。 省教科所自课改以来,认真落实教育厅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大型的调研工作,很有成效,希望继续坚持下去;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要高度重视调研工作,要明确责任,制定计划,组织精干的力量,派出得力的人员,集中精力抓紧抓好各级调研,保证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10.加强对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进一步加强职教教研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重点抓好旅游专业技能大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加强高职对口升学考试改革的研究和指导,修订完善《2008年高职对口升学考试考试大纲》;深化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优化实施性教学计划,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与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推进学分制的实施工作。进一步发挥教研室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指导作用。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省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应进一步加大对特殊教育及幼儿教育的研究与指导的力度。 同志们: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中,教科所的地位非常重要。希望教研战线紧密团结起来,各市、州一定要加强对教科所的建设、领导、支持和服务;新的一年,各市、州教科所要针对本地区的教育实际,在2—3个重要问题上有所突破,有所收获。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各级教科所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共创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
- 上一篇:袁贵仁:教育优先健康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支撑
- 下一篇:茶坝小学关爱留守学生落到实处